[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渔业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1250.9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7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平真;王淑贤;何培民;赵明林;陶燕东;韩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渔业 养殖 过程 饵料 利用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沿海开放海域海湾渔业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沿海封闭和半封闭海域海湾网箱养殖投饵过程中饲料利用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鱼类给人们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我国具有广阔的海岸线,近海养殖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养殖种类丰富,数量巨大,典型鱼类如大黄花、小黄花、篮子鱼等。海洋鱼类具有高蛋白,肉质鲜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但是,由于水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很多环境问题。水产养殖过程中饵料废物是以有机或无机物的溶解态和颗粒态存在,其总量可用生物分析和化学分析进行估算。随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场使用时间延长,增加了水体中N和P含量,改变了水体中化学因子的垂直分布,加速了养殖海域的富营养化;促进了污损生物生长,使水域的营养盐负荷和养殖设施的动力负荷都有所增加;刺激了浮游植物繁殖,甚至产生水华;在养殖区,细菌增加,溶解氧浓度降低等。残饵、鱼粪等产生的有机负荷是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它们使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物的沉降通量显著增加,并积聚在海底,改变原底质环境,限制养殖容量,造成养殖场老化。鱼类不能摄食和同化全部饵料,残饵和鱼粪积聚在养殖区底部,成为底质污染的主要来源。
在现有的网箱养殖过程中,采用的投饵方式较为传统,即直接投饵到网箱中,未摄食饵料四处漂散,对网箱及四周沉积物和水体环境造成危害。控制底质有机物的数量是减少网箱养殖环境污染和对底质环境进行修复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如何提高饵料利用率,是降低网箱养殖区颗粒物负荷的直接途径之一。
当前沿海开放海域的渔业养殖大多采用浅海网箱养殖,养殖网箱利用泡沫浮漂、木板或浮竹漂浮在海面上,网箱通过锚固定于水下,大多几个网箱连在一起。饵料在未被吃掉之前大多漂浮在海面,投饵采用直接往网箱内撒放,这种投饵方式很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大量的残饵在海浪的作用下通过大孔径的网箱飘到外面,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而且漂到外面的饵料会污染养殖海域的海洋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养殖网箱在投饵时,很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大量的残饵在海浪的作用下通过大孔径的网箱飘到外面,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而且漂到外面的饵料会污染养殖海域的海洋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渔业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的装置,包括网箱1、锚、泡沫浮子5、中央网帘2、主绳6、沉子3、木板8;所述网箱在泡沫浮子5和木板8的作用下漂浮于水面,通过锚固定;两根主绳6连接中央网帘2的上下边缘;网帘水面部分的四角分别用四条主绳6拉向网箱四角进行固定;中央网帘2的下方每隔一段距离用沉子3垂吊固定;中央网帘2的部分没入水下,部分悬于水面之上,中央网帘2的区域为饲料投喂区域。
进一步的,网帘孔径为2mm,高0.8m,其中0.4m位于水面之上,0.4m位于水面之下。
进一步的,中央网帘2四边距网箱1垂直距离不小于0.5m。
进一步的,为防止网帘漂浮,在网帘的下方每隔0.5米用沉子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网帘2由四条对角线方向的主绳6,分别拉向网箱的四角,人工打结固定于网箱的四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够使投喂网箱的饵料在没有被摄食之前漂浮在网帘之中,而不至于被海浪吹出网箱,造成浪费。
2)大大提高了鱼排养殖过程中饲料的利用率,节约养殖成本。
3)减少了养殖鱼类没有利用的残余饲料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提高了鱼排内养殖环境的透明度。
4)同时在对角线拉拽的作用下网箱的强度大大增加,抗风浪能力和使用寿命显著增强。
5)还可以通过每次投饵过后网帘内残饵的量来估算过网箱的最适投饵量。
6)用于拦截残饵的网帘成本较低,可以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高渔业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的装置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与图1对应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高渔业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的另一外形示意图。
图4是与图3对应的剖视图。
图中,1.网箱,2.中央网帘,3.沉子,4.框架主绳,5.泡沫浮漂,6.主绳,7.木桩,8.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1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体牡蛎外海深水养殖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蜂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