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同步剎车之油压剎车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2975.5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曹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振福 |
主分类号: | B62L3/00 | 分类号: | B62L3/00;B62L3/08;B62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油压 剎车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同步剎车之油压剎车器结构,尤指一种利用油压操作,可达到前、后轮同步剎车效果的油压剎车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的自行车剎车系统是大多采用一前剎夹器及一后剎夹器的设计,以分别作动前轮或后轮的剎车块来制动夹紧轮圈,达到车轮剎车的目的。
但是由于骑乘者的左右剎车习惯不一,因此,如遇紧急剎车时,骑乘者若不慎一次握紧前剎车把手,即易使剎车夹器与轮圈死锁,且加上行驶向前的惯性下,常使后轮甩尾,致使骑士由后向前翻车滑倒或发生摔伤的意外,相当的危险,上述问题,显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确实达到前、后轮同步剎车的效果,使得整体的剎车系统安全平稳,不会产生甩尾或使车轮偏摆并造成跌倒、摔车的情形,深具操作安全性的可同步剎车的油压剎车器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同步剎车的油压剎车器结构,其包括:
二第一活塞;
一第一组块,该第一组块的设定位置具有二贯穿的第一容置空间,各第一容置空间是分别供各第一活塞容置;
一第二组块,该第二组块是靠置锁固于该第一组块的一侧,且该第二组块具有一贯穿的第二容置空间;
一第二活塞,该第二活塞是容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一第一板片,该第一板片是靠置锁固于该第一组块异于该第二组块的一侧,该第一板片相对于各第一容置空间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入油孔,各入油孔分别供一第一油管固设;
一第二板片,该第二板片是靠置锁固于该第二组块异于该第一组块的一侧,该第二板片相对于该第二容置空间的位置分别设有二出油孔,各入油孔分别供一第二油管固设,而该第二板片朝向该第二活塞的位置具有一挡座,该挡座与该第二活塞之间装设一弹性组件。
其中,该第二活塞具有一直径较大的凸缘部,而该第二容置空间具有一扩大空间,该扩大空间得以供该凸缘部容置。
其中,该第二活塞的凸缘部的外周缘设定位置具有一切缘。
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簧。
可进一步包括二剎车把手,各剎车把手分别与各第一油管的自由端固设。
可进一步包括二剎车夹器,各剎车夹器分别与各第二油管的自由端固设。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确实达到前、后轮同步剎车的效果,使得整体的剎车系统安全平稳,不会产生甩尾或使车轮偏摆并造成跌倒、摔车的情形,具有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与剎车把手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双侧剎车把手作动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单侧剎车把手作动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第一活塞10第一组块20第一容置空间21
第二组块30第二容置空间31扩大空间311
第二活塞40凸缘部41切缘42
第一板片50入油孔51第一油管60
第二板片70出油孔71挡座72
第二油管80弹性组件90剎车把手A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同步剎车之油压剎车器结构,其包括:
二第一活塞10;
一第一组块20,该第一组块20的设定位置具有二贯穿的第一容置空间21,各第一容置空间21分别供各第一活塞10容置;
一第二组块30,该第二组块30是靠置锁固于该第一组块20的一侧,且该第二组块30具有一贯穿的第二容置空间31;
一第二活塞40,该第二活塞40容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31;
一第一板片50,该第一板片50是靠置锁固于该第一组块20异于该第二组块30的一侧,该第一板片50相对于各第一容置空间21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入油孔51,各入油孔51分别供一第一油管60固设;
一第二板片70,该第二板片70是靠置锁固于该第二组块30异于该第一组块20的一侧,该第二板片70相对于该第二容置空间31的位置分别设有二出油孔71,各入油孔71分别供一第二油管80固设,而该第二板片70朝向该第二活塞40的位置具有一挡座72,该挡座72与该第二活塞40之间装设一弹性组件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振福,未经曹振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2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板铣外形尺寸检测工具
- 下一篇:一种单臂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