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4505.4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孟兴;梁毅锋;孙天明;徐锦潮;俞增锋;何斌斌;甄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动货车上使用的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货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货车没有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动货车上的减速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衡量电动货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电动货车的减速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且传动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减速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可靠性好、噪音低、易保养维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减速装置,包括箱体、与所述箱体相配合的箱盖、设置在由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围设形成的空间内的第一传动单元、第二传动单元和第三传动单元、用于隔离油液的油封,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与电机相连,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上的动力传递至作为输出端的所述第三传动单元上,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和所述第三传动单元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油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其中,所述第一齿轮轴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由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轴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固连的第二齿轮轴、套设在所述第二齿轮轴两端的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第二齿轮轴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由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轴过盈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三传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齿轮轴相啮合的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固连的差速器壳、与所述差速器壳固连的十字轴、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壳内并位于所述十字轴两端的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半轴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差速器壳上的第三轴承,所述半轴齿轮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十字轴的两侧,其中,所述半轴齿轮的齿部位于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围设的空间内,轴部延伸至由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构成的壳体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油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轴与所述箱体的配合端处、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箱体的配合端处以及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箱盖的配合端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二传动单元将第一传动单元上的动力传递至作为输出端的第三传动单元上,所述第三传动单元的输出齿轮与差速器壳固连,通过输出齿轮带动差速器壳旋转,差速器壳上设置有十字轴,十字轴上设置有行星齿轮,行星齿轮随着所述差速器壳的旋转而转动,所述行星齿轮的转动又带动与其相啮合的半轴齿轮转动,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0、箱体;20、箱盖;30、第一传动单元;31、第一齿轮轴;32、第一轴承;40、第二传动单元;41、第二齿轮轴;42、传动齿轮;43、第二轴承;50、第三传动单元;51、输出齿轮;52、差速器壳;53、半轴齿轮;54、行星齿轮;55、十字轴;56、第三轴承;60、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4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同步多离合变速装置
- 下一篇:电机输入螺旋伞齿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