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斗杆与铲斗外防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2544.6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仇维蓉;孙中林;刘浩;陈刚;孟庆锋;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0 | 分类号: | E02F3/4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铲斗外 防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斗杆与铲斗外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挖掘机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一直处于挖掘、提升、回转、卸料、回转、准备挖掘的循环作业中,斗杆与铲斗铰接处经常与泥土、碎石接触,因此在铰接处设计外防尘圈,防止外物进入铰接副内部,造成铰接结构异常磨损,此类设计可以略微延长铰接副的使用寿命,但在长期液压挖掘机工作中,外防尘圈频繁与外部物料摩擦、磕碰,会导致其可靠性、耐久性严重下降,出现断裂、破损的问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外防尘圈(如图1图2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高外防尘圈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斗杆与铲斗外防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斗杆与铲斗外防尘结构,包括斗杆、铲头、销轴、T型端套和防尘圈,斗杆与铲头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销轴穿过安装孔,所述的T型端套的法兰凸面的内侧与斗杆端面相贴合,法兰凸面的外侧与铲头耳板端面相贴合,所述的T型端套的内圈接近T型端套外端面处开设有凹槽,所述的防尘圈设置在凹槽内。
为了提高防尘性,节约材料,所述防尘圈的截面呈U形,U形开口朝向T型端套的外端面,整体高度略高于凹槽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斗杆与铲斗外防尘结构,将防尘 圈设置在凹槽内,避免与外物的直接碰撞、摩擦,可以有效的保护防尘圈,提高可靠性、耐久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放置防尘圈的设计。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斗杆,2、防尘圈,3、T型端套,31、凹槽,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3-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斗杆1、铲头、销轴、T型端套3和防尘圈2,斗杆1与铲头上设有安装孔4,所述的销轴穿过安装孔4,所述的T型端套3的法兰凸面的内侧与斗杆1端面相贴合,法兰凸面的外侧与铲头耳板端面相贴合,T型端套3的内圈接近T型端套3外端面处开设有凹槽31,所述的防尘圈2设置在凹槽31内。所述防尘圈2的截面呈U形,U形开口朝向 T型端套3的外端面。
从图1和图4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端套上放置防尘圈的结构作了改变,使得防尘圈的外端不直接接触零件,可以避免摩擦、磕碰引起的损坏,有效保护了防尘圈,提高了使用寿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2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