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8285.6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7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雅群 |
主分类号: | G07C13/00 | 分类号: | G07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铁路 客运 服务质量 评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系统,尤其涉及高速铁路乘客智能信息化评价系统,构建高速铁路公众出行智能信息化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系统终端。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是当今时代高新技术的集成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速铁路具有显著优点:缩短了旅客旅行时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尚无针对高速铁路乘客的智能化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系统,高速铁路正在迅速发展,由于高速铁路速度快,票价高,所以选择乘坐高铁出行的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较高,所以,获得乘客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而广泛的获得评价信息只能通过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的调研方式,费时费力,所以开发一套针对高速铁路乘客的智能化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由于高铁车厢中人多音杂,使得乘客很难听清乘务组工作人员对乘坐高铁注意事项的讲解,且当乘客有需求时,不能顺利联系到乘务组工作人员获得帮助,因此需要终端来加强乘务组工作人员与乘客的联系,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乘坐高铁的注意事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及终端,在高铁列车上安装车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智能终端,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智能终端上设置3D液晶显示屏、接收天线、USB接口、车票感应区、身份证感应区、凭条打印出口、耳机插口以及扩音器,乘客通过触摸触控键或者刷车票登录系统,系统内包含调研问卷,让乘客对本次所乘坐高铁的满意度进行量化打分,进行测评的内容包括乘客对车厢、盥洗区、餐饮区、厕所几大乘客使用区域的满意度以及建议想法。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键包括车厢客运服务满意度评价键、盥洗区客运服务满意度评价键、餐饮区客运服务满意度评价键、厕所区客运服务满意度评价键、高铁注意事项键、呼叫乘务人员键。
进一步的,所述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智能终端为触摸式、基于云处理的数字智能式结构,具有3D画面功能,乘客可以通过手写以及智能刷票或刷身份证进行登陆操作。
进一步的,乘客每做完一套调研问卷,即生成一串量化数据,系统则通过4G信号连接互联网,将数据上传到云计算中心以及相关的高速铁路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便可以了解乘客对高铁服务质量的评价,从而将结果与意见反馈到高速铁路乘务组,有利于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提高高铁乘客的舒适性。
本系统通过4G信号与高速铁路票务系统连接,乘客可以通过刷身份证与车票登陆系统进行购票,相关信息则可以通过信息服务台以短信形式发送到乘客手机上,或者推送到乘客手机客户端,乘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客户端,并实现通过读取车票的信息绑定乘客手机号码的功能,智能快捷的实现信息服务。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智能终端也具有娱乐功能,可以向乘客提供视频、音频以及电子图书,该终端具有天线,乘客休息时可以打开收音机,收听电台节目,缓解出行乘客在旅途中的寂寞与辛苦,提高乘客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智能信息化高铁运输”的目标,获得乘客对高铁服务舒适度评价的量化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便可以了解乘客对高铁服务质量的评价,有利于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提高高铁乘客的舒适性。
2、通过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满足高铁乘客的需求,方便乘客,提高乘客对高铁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乘客服务水平。
3、智能化系统终端设计外观时尚,占地小,人性化,功能强大,3D液晶显示使画面精致,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一体化,使乘客实现多观享受。
4、在乘客出行过程中,可以通过终端获得视频、音频以及电子图书,该终端具有天线,乘客休息时也可以打开收音机,收听电台节目,缓解出行旅途中的寂寞与辛苦,提高乘客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系统的操作流程图;
图3示出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智能终端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雅群,未经王雅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8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币打孔设备上的漏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