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原理综合齿轮轮系教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8274.8 | 申请日: | 2015-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0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胡万里;孙沛泽;胡镔;邓超;刘思毫;江强;杨洋;陈定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原理 综合 齿轮 教具 | ||
1.一种机械原理综合齿轮轮系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锥齿轮传动模块、圆柱齿轮传动模块和行星轮系模块;
锥齿轮传动模块由手柄(1)、小锥齿轮(13)、大锥齿轮(14)、第一轴(2)、第二轴(4)、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5)组成;手柄(1)和小锥齿轮(13)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轴(2)的两侧,小锥齿轮(13)与大锥齿轮(14)啮合,经过第二轴(4)的传动,将运动传递到圆柱齿轮模块,带动第一圆柱齿轮(15)的转动;
圆柱齿轮传动模块由导轨(17)、第一圆柱齿轮(15)、第二圆柱齿轮(19)、中间圆柱齿轮(16)、第二轴(4)、第三轴(7)、第四轴(9)、第三底座(6)、第四底座(8)和第五底座(10)组成;第一圆柱齿轮(15)、中间圆柱齿轮(16)和第二圆柱齿轮(19)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中间圆柱齿轮(16)分别与第一圆柱齿轮(15)和第二圆柱齿轮(19)啮合,第二圆柱齿轮(19)与行星架固接,行星架会随第二圆柱齿轮(19)一起转动,从而将运动传递到行星轮系模块;
行星轮系模块由行星架、行星轮(22)、中心轮(23)、齿圈(20)、可移动式行星轮轴(25)、输出轴(26)和第六底座(11)组成,行星架转动,带动行星轮(22)和中心轮(23)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原理综合齿轮轮系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底座(6)、第五底座(10)和导轨(17)固接在底板上,第四底座(8)安装在导轨上,可以沿导轨移动,然后用螺栓头旋钮(18)拧紧定位;可以通过第四底座(8)的移动,改变齿轮的中心距,然后安装不同齿数的齿轮,从而改变传动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原理综合齿轮轮系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架由摇杆(27)和可移动式行星轮轴(25)构成,其中可移动式行星轮轴(25)固定在移动框体(30)上,移动框体(30)可沿摇杆(27)滑动,并由小型螺纹头旋钮(31)拧紧定位,从而改变中心轮(23)与行星轮(22)的中心距,然后通过安装不同齿数的齿轮,就可以实现行星轮系传动比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原理综合齿轮轮系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轴(4)和第三底座(6)间安装有轴承(24),外侧安装轴承盖(29),用螺栓固定第三底座(6)和轴承盖(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82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