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拦截空中飞行器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9971.7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7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杜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赛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5/00;B64D4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拦截 空中 飞行器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拦截空中飞行器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无人机代替有人飞机执行高空飞行任务,是当今航空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为防止敌对势力采用低空、慢速、小型飞行器对重要场合或重要事件发生场地进行侦察、破坏,需采用软杀伤方式对这些小型飞行器等空中目标进行有效拦截。对于一些误入禁飞区域的飞行器也需及时拦截,以防发生不必要的事故。目前,有方案考虑采用纤维丝束幕方式对空中飞行器进行拦截,通过将纤维丝束缠绕进入飞行器的发动机与螺旋桨轴之间连接处的间隙中,致使发动机运转功能失效达到拦截目的,但其依赖于发动机与螺旋桨轴之间连接处的间隙大小及有无防护,通用性不佳。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64773.2,申请日为2012年3月1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无附带损伤的锚挂阻力伞式拦截飞行器装备,该申请案所述的拦截飞行器装备包括小飘带、伞、绑伞扣、销钉、有中心轴孔的丝轴、纤维丝束、拦截锚和飘带,销钉端部上有通孔,拦截锚包括系绳孔、锚钩和圆环,拦截锚的每个锚钩端部带有多个尖刺,锚钩可采用弯钩或直钩。该申请案通过空中形成下端有特殊锚钩的长丝束伞,利用丝束高度方向大威力场范围和飞行器翼展宽度范围,使得锚钩住机翼,其上的大直径伞由于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大形成较大的气动阻力使飞行器失速而坠落,或使得飞行器机翼受力不均产生大偏航到达不了飞行目的地,使飞行器功能失效,可以软毁伤高度几十米至几百米的空中飞行器。但该申请案重量较轻,上空后不易控制,拦截效率低。
中国专利号ZL201420040752.6,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8月1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可变展弦比察打一体无人机,该申请案包括机身,机翼外段翼,机翼中段翼,尾翼,以及动力系统;还包括机翼外段翼与机翼中段翼的连接机构,机翼外段翼与机翼中段翼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可分离。该申请案在发现敌机时,有两种作战方案,一种是一次性攻击,一旦发现敌机可以抛掉外段翼,利用其高速,高机动的飞行性能直接撞向目标,实现有效打击;另一种是在飞机外挂战斗部,发现目标后导弹飞向目标并将其摧毁,无人机返航后可加挂导弹再次使用。然而上述方案一中原有的无人机不能重复使用,造成无人机成本的增加;方案二对操纵者打击目标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控制较复杂,不利于对入侵无人机进行及时、准确的毁灭。因此,对入侵飞行器进行高效拦截,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探索。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对入侵飞行器不能进行高效拦截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拦截空中飞行器的无人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人机底部挂载绳索投掷机构,地面人员控制无人机飞行至入侵飞行器上空,投掷绳索缠绕于入侵飞行器螺旋桨上,使入侵飞行器失去动力和平衡而坠落,从而达到拦截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拦截空中飞行器的无人机,包括机体、机臂、脚架、飞行提升机构和绳索投掷机构,机体的底部设置有脚架,该机体沿其水平方向伸出机臂,机臂的末端设置有飞行提升机构,所述的飞行提升机构为无人机提供飞行动力;所述的机体底部设置有挂载杆,绳索投掷机构挂载于该挂载杆上,绳索投掷机构包括绳索、投掷筒和投掷控制单元,所述的绳索穿入投掷筒内部,该绳索的一端由投掷控制单元控制,需投掷绳索时,投掷控制单元解除对绳索的控制,绳索受自身重力作用下落缠绕于下方飞行器螺旋桨上,实现拦截目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投掷控制单元包括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舵机嵌套于固定套筒中,固定套筒固定于投掷筒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舵机相连,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舵机通过第一连杆控制第二连杆堵住投掷筒的一端通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投掷筒并排设置有2~5个,并排设置的投掷筒共同受旋转电机控制在水平方向旋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绳索包括第一投掷球、连接绳和第二投掷球,第一投掷球、第二投掷球分别连接于连接绳的两端,第一投掷球重于第二投掷球。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挂载杆上还挂载有第一增稳云台和第二增稳云台,第一增稳云台搭载搜寻摄像机,第二增稳云台搭载定位摄像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机体上部设置有降落伞仓,该降落伞仓能够自动弹出降落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赛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赛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9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