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动态保压密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9701.8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清;王涛;张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E21B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动态保压密封的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动力系统以其工作平稳、动力大等优势正在日趋广泛的得到应用,液压动力装置应用于水下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液压动力装置上密封腔受到的外部压力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为保持密封腔的结构稳定及工作平稳性,需要密封腔内部压力大于密封腔受到的外部压力。
现有的一些用于水下液压动力装置上的密封保压装置一般采用的是静态的保压方式,一方面存在浪费能耗的问题,另一方面其密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设置简单、节省能耗、提高密封件使用寿命、利于保护液压动力装置的带动态保压密封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动态保压密封的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配重件、马达、轴承腔、密封腔、水龙头腔及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用于连接钻头,所述的轴承腔与密封腔相连通,所述的马达的泄漏口通过第一油管连接位于地面的油箱,所述的配重件一侧设有保压油缸,所述的保压油缸与轴承腔之间通过第二油管连通,所述的保压油缸与马达之间通过第三油管连通,在所述的第一油管上设置保压阀,通过保压阀使得马达的泄漏腔体内保持一定压力,进一步使得轴承腔与密封腔内部压力随密封腔外部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形成密封腔内外动态的压力平衡。
所述的马达上设有两个相连通的第一马达泄漏口与第二马达泄漏口,所述的第一油管下端连接第一马达泄漏口,上端连接油箱,所述的第三油管的下端与第二马达泄漏口连接,上端连接保压油缸。
所述的保压油缸包括缸筒与设在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将缸筒内部分成油缸大腔与油缸小腔,所述的第二油管上端与油缸小腔连通,下端与轴承腔连通,所述的第三油管上端与油缸大腔连通。
所述的油缸大腔上开设大腔油口,所述的第三油管上端与大腔油口连接,所述的油缸小腔上开设小腔油口,所述的第二油管上端与小腔油口连接。
所述的保压油缸为定制油缸,启动压力低,只有0.4bar,最大工作压力小,只有15bar。通过活塞杆的伸长,可以判断内部液压油的运动情况。
所述的密封腔采用浮封环密封。
所述的水龙头腔为两侧泥浆通道汇合到中心泥浆通道的装置。
所述的保压油缸使轴承腔和马达泄露口之间形成一个隔板。
在施工时动力头跟着钻头下潜到孔中,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动力头的下潜深度跟着增加,第一油管也随着伸长。密封腔内浮封环密封件外部压力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封腔内浮封环密封件内部装满液压油,密封腔内浮封环密封件内部压力通过保压油缸与马达泄露口形成压力正比关系,并随着第一油管下潜长度的伸长,密封腔内浮封环密封件内部压力也随着增大。进而形成密封腔内外的动态的压力平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轴承腔和密封腔通过保压油缸与马达泄露口建立压力正比关系,随着动力头的下潜,实现动态的压力平衡;通过保压阀预先给马达泄露口设定一个预压,以确保在动力头下潜时密封腔内浮封环密封件内部压力大于外部液体压力,在浮封环密封面上形成油膜,进而延长密封腔内浮封环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2、安装保压油缸,在轴承腔(密封腔)和马达泄露口之间形成一个隔板,一旦外部液体突破密封腔内浮封环密封件,进入轴承腔,不会进入马达泄露口,进而保护整个液压系统。
3、本实用新型提供设置保压油缸来实现动态保压密封,其结构设置简单,并且能够节省能耗,提高密封件使用寿命,利于保护液压动力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动态保压密封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动态保压密封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保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1为配重件,2为马达,21为第一马达泄漏口,22为第二马达泄漏口,3为轴承腔,4为密封腔,5为水龙头腔,6为连接法兰,7为第一油管,8为油箱,9为保压油缸,91为缸筒,92为活塞杆,93为油缸大腔,94为油缸小腔,95为大腔油口,96为小腔油口,10为第二油管,11为第三油管,12为保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9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