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式铸铁模块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58605.3 | 申请日: | 2015-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香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新源热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铸铁 模块 锅炉 | ||
1.一种冷凝式铸铁模块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与锅炉本体相连的燃烧机、冷凝器(4)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包括前炉片(1)、后炉片(3)和固定在所述前炉片(1)和所述后炉片(3)中间的多个中炉片(2);
所述前炉片(1)的炉片主体Ⅰ的前端面的中下部设有燃烧室封头Ⅰ(101),所述燃烧室封头Ⅰ(101)的中间设有与所述炉片主体Ⅰ的后端面相连通的燃烧孔(112),所述燃烧孔(112)与所述燃烧机相连;所述炉片主体Ⅰ的前端面的中部设有主烟道封头(102),沿所述主烟道封头(102)的底端向两侧延伸的方向设有U型导流凹槽Ⅰ(108),所述U型导流凹槽Ⅰ(108)两侧的炉片主体Ⅰ上设有烟道Ⅰ(103),所述主烟道封头(102)上端设有主水道孔Ⅰ(104),所述主水道孔Ⅰ(104)与所述炉片主体Ⅰ顶端设置的出水口(105)相连通,所述炉片主体Ⅰ底端两侧设有排污水口Ⅰ(107);所述炉片主体Ⅰ的前端面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导热锥Ⅰ(106);所述炉片主体Ⅰ的后端面上与所述主水道孔Ⅰ(104)相对的位置左右两侧设有低水位传感器(114),所述炉片主体Ⅰ的后端面上与所述主烟道封头(102)相对的位置两侧分别设有温压表(115)和温度传感器(116);
所述中炉片(2)的炉片主体Ⅱ的中下部设有燃烧室(201),所述燃烧室(201)的两侧设有侧烟道Ⅰ(202)和设置在所述侧烟道Ⅰ(202)上端的侧烟道Ⅱ(203);所述炉片主体Ⅱ的中部设有主烟道(204),沿所述主烟道(204)的底端向两侧延伸的方向设有U型导流罩(208),所述U型导流罩(208)两侧的炉片主体Ⅱ上设有烟道Ⅱ(205),所述主烟道(204)上端设有主水道孔Ⅱ(207),所述炉片主体Ⅱ底端两侧设有排污水口Ⅱ(212);所述炉片主体Ⅱ的前后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导热锥Ⅱ(206);
所述后炉片(3)的炉片主体Ⅲ的前端面的中下部设有燃烧室封头Ⅲ(301),所述燃烧室封头Ⅲ(301)的中间设有与所述炉片主体Ⅲ的后端面相连通的泄压孔(302);所述炉片主体Ⅲ的中部设有主烟道Ⅲ(303),所述主烟道Ⅲ(303)的后端与所述冷凝器(4)的进烟气口(403)相连,沿所述主烟道Ⅲ(303)的底端向两侧延伸的方向设有U型导流凹槽Ⅲ(305),所述U型导流凹槽Ⅲ(305)两侧的炉片主体Ⅲ上设有烟道Ⅲ(304),所述主烟道Ⅲ(303)上端设有主水道孔Ⅲ(306),所述主水道孔Ⅲ(306)与所述炉片主体Ⅲ顶端设置的进水口(307)相连通,所述炉片主体Ⅲ底端两侧设有排污水口Ⅲ(312);所述炉片主体Ⅲ的前端面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导热锥Ⅲ(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式铸铁模块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炉片(1)的炉片主体Ⅰ的出水口(105)两侧设有第一固定端Ⅰ(110),所述炉片主体Ⅰ的顶端两侧设有第二固定端Ⅰ(109),所述炉片主体Ⅰ的底端两侧设有第三固定端Ⅰ(111);所述中炉片(2)的炉片主体Ⅱ的顶端中间设有第一固定端Ⅱ(209),所述炉片主体Ⅱ的顶端两侧设有第二固定端Ⅱ(210),所述炉片主体Ⅱ的底端两侧设有第三固定端Ⅱ(211);所述后炉片(3)的炉片主体Ⅲ的进水口(307)两侧设有第一固定端Ⅲ(309),所述炉片主体Ⅲ的顶端两侧设有第二固定端Ⅲ(310),所述炉片主体Ⅲ的底端两侧设有第三固定端Ⅲ(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式铸铁模块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炉片(1)、所述中炉片(2)和所述后炉片(3)采用高硅树脂铸铁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式铸铁模块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采用ND钢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新源热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新源热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86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