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立电容模块的功率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52433.9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晗;胡雷雷;汪家安;蔡潇;曹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电容 模块 功率 布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率模块的结构布局,具体涉及一种独立电容模块的功率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由于其清洁、高效、永不衰竭、且不受地域资源限制,因此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应用于光伏并网电站系统。
但是目前,对于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装置而言,其功率部分结构布局上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散热差、模块体积大重量重、安装和维护不方便,模块成本居高不下,其主要表现如下:
1.功率模块和箱体的散热性能差,散热性能差会引起开关功率管的热击穿,当箱体的温度过高时,甚至会使系统中的某些器件的性能下降,最终导致整个系统不稳定;
2.功率模块中安装器件较多,导致单个功率模块体积大、重量重,以致给生产安装及现场维护带来不便。
3.模块布局不合理,不能满足产品前维护的要求,使得功率部分维护工序异常复杂。
4.由于功率模块中采用的叠层母排体积大、加工工艺相对复杂,导致母排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电容模块的功率布局结构,该功率布局结构有效解决了光伏逆变器中功率模块的体积大、重量重、模块与机箱的散热、产品前维护及降低成本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独立电容模块的功率布局结构,主要由电容组1和多个功率组2组成,所述电容组包括壳体1-1,安装在壳体1-1内的多个直流母线电容组件1-2,将多个直流母线电容组件1-2并联连接的主叠层母排1-3;所述功率组2包括机箱2-1,固定在机箱2-1上的散热器2-2,固定在散热器2-2上的IGBT模块2-3,与IGBT模块2-3连接的支路叠层母排2-4;所述电容组1位于多个功率组2的正前方,多个功率组2与电容组1间通过支路叠层母排2-4和主叠层母排1-3连接。
所述散热器2-2风道采用下进风上出风的方式,风道短且无拐弯,功率组2的进风口与整个逆变器柜体的进风口位置相对应,正对功率组2出风口处安装有抽风机。
所述多个功率组2的数量为三个。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直流母线电容组与功率组独立,每个模块组的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装配与维护。
2.各个器件之间的位置布局合理,不仅有效的节省了操作空间而且实现了前维护。
3.功率组散热器风道采用下进风上出风的方式,风道短且无拐弯,模块散热效果最优。
4.母排体积小、结构简单易加工,母排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功率模块整体布局图。
图2是功率组与电容组的连接图。
图3是功率组模块的散热风道图。
图4是主叠层母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电容模块的功率布局结构,主要由电容组1和三个功率组2组成,所述电容组包括壳体1-1,安装在壳体1-1内的多个直流母线电容组件1-2,将多个直流母线电容组件1-2并联连接的主叠层母排1-3;所述功率组2包括机箱2-1,固定在机箱2-1上的散热器2-2,固定在散热器2-2上的IGBT模块2-3,与IGBT模块2-3连接的支路叠层母排2-4。
如图2所示,所述电容组1位于三个功率组2的正前方,其中电容组1中的各直流母线电容组件1-2的串并联连接是通过主叠层母排1-3进行连接,三个功率组2与电容组1间通过支路叠层母排2-4和主叠层母排1-3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器2-2风道采用下进风上出风的方式,即功率组2的进风口位于机箱2-1底部,出风口位于机箱2-1顶部,风道短且无拐弯,功率组2的进风口与整个逆变器柜体的进风口位置相对应,正对功率组2出风口处安装有抽风机,这样抽风机工作时,功率组2就会形成下进风上出风的散热通道。
如图4所示,所述电容组1中所有直流母线电容组件1-2固定于壳体1-1上,通过主叠层母排1-3并联连接形成一个电容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52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FT基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背光源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