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同侧输入输出行星齿轮减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41209.X | 申请日: | 2015-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强;盈亮;高天涵;孙弈诗;韩紫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4;F16H57/021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输入输出 行星 齿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结构机械减速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动力同侧输入输出行星齿轮减速器。
背景技术
减速器在动力源与动力输出终端之间起到了减速增扭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广泛应用。行星齿轮与定轴齿轮相比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质量轻等优点,尤其适合方程式赛车。但由于润滑油加注量的限制,以及轴承润滑困难等原因而导致润滑系统需要再设计。由于方程式纯电动赛车的电机布置空间以及传动系统布置空间狭小等原因,对行星齿轮的动力输入输出方向也有一定的要求;另外,由于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零件结构复杂与零件数量之多,所以零件接触部位就相应的变多,导致摩擦接触面积增大,以及行星齿轮工作工况多为高转速运作,所以传动效率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对零件之间的接触要求也有一定的要求;此外,由于行星齿轮的高速旋转,内部产热量大,并且也有润滑死角,这就对润滑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有了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电机布置空间及传动系统布置空间狭小、行星齿轮告诉运转时存在润滑死角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动力同侧输入输出行星齿轮减速器。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电机输入轴与输出轴重叠方式设置及润滑油喷油装置与减速器配合,从而达到结构紧凑、润滑效果好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动力同侧输入输出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自动温控装置和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中心为输入轴,太阳轮通过花键套置在所述输入轴的后端,所述输入轴的前端与输出轴之间通过两个滚针轴承和胶盖深沟球轴承相互支撑并相互分离,使二者的工作互不干涉;行星齿轮与滑动轴承间隙配合,行星齿轮系杆轴与所述滑动轴承过盈配合,所述行星齿轮系杆轴分别与前行星架法兰和后行星架法兰过渡配合将所述行星齿轮固定在所述太阳轮的外侧;所述前行星架法兰与所述后行星架法兰镶嵌连接,并在连接处用螺栓固定,所述后行星架法兰通过深沟球轴承Ⅱ与所述输入轴后端相连,所述前行星架法兰与输出轴的后端为过盈镶嵌连接,并用螺栓进行紧固;所述行星齿轮外侧套置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外径设有外花键与后半片箱体设置的内花键相匹配,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后半片箱体过盈配合,所述后半片箱体通过深沟球轴承Ⅲ与所述后行星架法兰相连;所述输出轴通过深沟球轴承Ⅰ与前半片箱体相连,所述前半片箱体和所述后半片箱体通过紫铜密封垫片Ⅱ相连;所述输出轴的前端通过前端盖封口,所述前半片箱体通过中端盖封口,所述后半片箱体通过后端盖封口;
所述自动温控装置包括集成在所述喷油装置的放油塞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喷油装置的出油管也集成在所述放油塞中,所述出油管与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及机油冷却器相连,再通过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相连的输油管连接在喷油塞上,所述喷油塞通过设置在所述后半片箱体上端的进油口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相连,实现润滑油的循环、冷却与喷淋,喷油塞喷出的油是均匀的,并且喷油塞布置在后半片箱体的上方即齿轮润滑不足的地方。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轮系杆轴与所述后行星架法兰通过设置在所述行星轮系杆轴尾端的弹簧卡圈限制轴向运动,所述行星轮系杆轴与所述前行星架法兰通过凸台限制轴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滚针轴承使用润滑脂润滑,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其余零件使用润滑油润滑,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的前端通过密封唇Ⅱ分隔,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的后端通过胶盖深沟球轴承分隔,使得两种润滑形式互不干涉。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输入轴与输出轴重叠的方式以实现动力的同侧输入输出。其中:电机输出轴的动力通过输入轴输入到太阳轮,再由太阳轮传递到行星齿轮,再由行星轮系杆轴传到前行星架法兰,再到输出轴,进而传出动力(内齿圈固定不动,与后半片箱体相连)。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使用了滚针轴承进而对两者的工作进行分隔,使具有不同转速的两者工作时互不干扰(二者转速不同);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自动温控装置和喷油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单元进行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质量轻,润滑状况良好,效率高,适合传动链的布置以及零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循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1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火车站巡逻车的变速箱装置
- 下一篇:空气压缩机的减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