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气门摇臂毛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24761.8 | 申请日: | 2015-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18 | 分类号: | F01L1/1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气门 摇臂 毛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摇臂毛坯。
技术背景
在现有的各种往复式发动机中,一般都设置有两气门(包括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的气门机构,同时还设置有将凸轮旋转运动转换为驱动气门启闭的气门摇臂装置。气门摇臂控制发动机气门的开闭,具体而言,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正时齿轮驱动凸轮轴旋转,当凸轮轴的凸起部分顶起挺柱时,挺柱推动推杆一起上行,作用于摇臂上的推动力驱使摇臂绕轴转动,从而使得摇臂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压缩气门弹簧使气门下行,从而打开气门;随着凸轮轴的继续转动,当凸轮轴的凸起部分离开挺柱时,作用在摇臂上的用于使摇臂压缩气门弹簧的力消失,则气门在气门弹簧张力作用下上行,从而实现关闭。
现有的气门摇臂制造过程中,一般都是先经浇铸形成摇臂毛坯,摇臂毛坯再经后期进一步加工才制得气门摇臂。目前,客户提供的发动机气门摇臂毛坯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摇臂毛坯主体01,所述摇臂毛坯主体01的中部设有摇臂轴孔02,所述摇臂毛坯主体01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03为实心。在浇铸后,摇臂毛坯主体01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03经常会出现砂孔,一旦砂孔超出规定就只能是报废处理,增加了成本。砂孔是指在压铸件内部, 在机械加工后机加工表面呈现出“空洞” 类缺陷的一种俗称, 主要表现为气孔、 缩孔及渣孔三种类型。经研究分析,气门摇臂毛坯出现砂孔的主要原因是在浇铸成型时,铝水沿着流道流入型腔逐步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摇臂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为实心时造成该处壁厚较大,凝固时是从外部先凝固,内部凝固时四周无法形成有效均匀收缩,从而形成了缩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预防产生砂孔的发动机气门摇臂毛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气门摇臂毛坯,其包括摇臂毛坯主体,所述摇臂毛坯主体的中部设有摇臂轴孔,所述摇臂毛坯主体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所述销孔轴线与摇臂轴孔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销孔壁厚大于等于0.9mm,便于后期加工。
所述摇臂毛坯主体由金属材料浇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浇铸形成摇臂毛坯主体的过程中,在摇臂毛坯主体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使得该端壁厚大大减小,冷却加快,减少缩孔的产生,从而达到预防产生砂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有效预防砂孔的生产,提高了成品率,节约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现有发动机气门摇臂毛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气门摇臂毛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摇臂毛坯主体1,所述摇臂毛坯主体1的中部设有摇臂轴孔2,所述摇臂毛坯主体1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3,所述销孔3轴线与摇臂轴孔2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销孔3壁厚大于等于0.9mm,便于后期加工。
所述摇臂毛坯主体1由金属材料浇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浇铸形成摇臂毛坯主体的过程中,在摇臂毛坯主体与发动机气门连接的一端设有销孔,使得该端壁厚大大减小,冷却加快,减少缩孔的产生,从而达到预防产生砂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有效预防砂孔的生产,提高了成品率,节约了制造成本。
以上描述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4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阻抗式消音器
- 下一篇:回风井井筒应急抢险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