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尾气板式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8054.8 | 申请日: | 201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00;F0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52 吉林省长春市宽***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尾气 板式 热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尾气板式热交换装置,它包括数块传热介质热交换板(1),尾气热交换室(2),尾气热交换室筒壁(3),传热介质热交换腔室(4),传热介质热交换腔室筒壁(5),隔热层(6),隔热层筒壁(7),一号环形封堵(A),二号环形封堵(B),传热介质进口接头(C),集传热介质腔室(8),集传热介质腔室筒壁(9),两个三号环形封堵(D),尾气进口接头(F),两个四号环形封堵(E),传热介质出口接头(C1),传热介质分配腔(10),尾气出口接头(F1)。
背景技术
2012年04月18日公告ZL2012019113.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利用发动机尾气作热源及自动温控的暖风系统,它包括尾气与空气热交换装置(1),一号风管(2),风机(3),自动温控装置(4),二号风管(5),气阀(6),散流器(7);所述的尾气与空气热交换装置(1)的进风口(A),通过一一号风管(2)与风机(3)连通,风机(3)的电控线与自动温控装置(4)连接,出风口(A/)由二号风管(5)和气阀(6)与散流器(7)连通,尾气进口(B)与发动机排气管连通,尾气出口(B/)与消音器连通。发动机启动后,其派出的尾气经过尾气进口(B)进入尾气热交换通道(120、122)内,然后从尾气出口(B/)经消音器排出;空气由风机(3)经过一号风管(2)和进风口(A)吹入空气热交换通道(121、123)内,与进入尾气热交换通道(120、122)内的高温尾气进行热交换,所产生的热风经由出风口(Aˊ)、二号风管(5)、气阀(6)和散流器(7)吹入车厢内。其存在的不足是:1.结构较复杂,2.热交换路程短here交换面积较小,所交换的热风温度相对低,因此在高寒地区寒冷季节公交车内难以达到采暖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尾气板式热交换装置,该装置在尾气热交换室内设置了数块传热介质热交换板,减小了传热介质热交换层的厚度,同时又大大的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在其外层设置了隔热层,减少了热损失量,提高了热交换率,因而可使暖风系统产生较高的热风,可满足高寒地区寒冷季节公交车内采暖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8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基单硒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动态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