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扶手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11250.2 | 申请日: | 2015-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杰;马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扶手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内扶手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轿车作为家庭越来越普及的交通工具,其发展再也不仅仅限制于代步、更多的人们追求驾乘的不同体验。不同公司通过采用了大量的真皮内饰、实木装饰和大量金属装饰件。再比如采用三幅式方向盘、数字化仪表盘、集成大尺寸显示屏的信息娱乐系统,或动感多彩颜色的安全带和格子造型的座椅等细节亮点,让车内空间变化多样,有的突出家居温馨感、有的突出机械科技感、有的突出运动时尚感。而现有的车门内扶手设计结构单一,与车内的其它部件相比,使得驾乘者体验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门内扶手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的车门内扶手设计结构单一,造成驾乘者体验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内扶手,包括:
具有第一容置腔的扶手本体;其中,
所述扶手本体包括:
第一支板;
所述第一支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板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与所述第一支板成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上设置有一开孔,所述开孔中设置有密封盖;
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板一侧的具有弧形凹槽的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支板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凸台,所述扶手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凸台与车门内饰钣金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内扶手,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扶手本体上的包裹板;其中,
所述包裹板包括: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板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配合的第一孔位;
所述第一侧板上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板的弧形凹槽的底部;
所述包裹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安装凸台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车门内饰钣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支板进行连接的第二孔位。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孔位,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孔位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连接;
与所述第一支架成预设角度设置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四孔位,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第四孔位与所述车门内饰钣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板上设置有用于设置玻璃升降器开关和后视镜调节开关的第一凹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板的弧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包括:
柱状突起;
所述柱状突起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板,所述柱状突起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车门内饰钣金配合的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包括:
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设置有镂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二容置腔。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门内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带有容置腔的车门内扶手,在满足车门内扶手功能的基础上还扩展了扶手的功能,改善了使用者的驾乘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扶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扶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扶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图4沿AA’向的剖视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包裹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包裹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包裹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扶手本体、包裹板和安装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车门内扶手与车门内饰钣金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1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