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07267.0 | 申请日: | 2015-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9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蒋勇壮;李宾频;陈前进;任青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76318部队 |
| 主分类号: | F42B33/06 | 分类号: | F42B33/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黄子平 |
| 地址: | 412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弹槽(100)、下弹槽(200)、排弹机构(300)和送弹机构(400);
所述上弹槽(100)设有用于整理从外界导入的子弹的内腔,所述排弹机构(300)设置于所述上弹槽(100)的底部,用于将所述上弹槽(100)底部的出口处的子弹输送至所述下弹槽(200)内;
所述下弹槽(200)设置于所述上弹槽(100)下方,所述下弹槽(200)开设有用于整理所述排弹机构(300)传送的子弹的内腔,所述送弹机构(400)设置于所述下弹槽(200)的底部,用于将所述下弹槽(200)底部的出口处的子弹输送至拔弹装置(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槽(100)包括上托板(110)和两个第一挡板(120),所述上托板(110)水平设置,所述两个第一挡板(120)相对设置形成所述上弹槽(100)的内腔;
所述两个第一挡板(120)位于所述上托板(110)上方,所述两个第一挡板(120)与所述上托板(110)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形成所述上弹槽(100)底部的出口以及所述子弹在所述排弹机构(300)的推送下运动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槽(200)包括下托板(210)和两个第二挡板(220),所述下托板(210)水平设置,所述两个第二挡板(220)相对设置形成所述下弹槽(200)的内腔;
所述两个第二挡板(220)位于所述下托板(210)上方,所述两个第二挡板(220)与所述下托板(210)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形成所述下弹槽(200)底部的出口以及所述子弹在所述送弹机构(400)的推送下运动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弹机构(300)为排弹油缸(310),所述排弹油缸(310)位于所述上弹槽(100)上远离所述下弹槽(200)一侧;
所述排弹油缸(310)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上推板(320),所述上推板(320)在所述排弹油缸(310)的作用下沿所述上托板(110)的上表面往复运动,用于将所述子弹推入所述下弹槽(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弹机构(400)为送弹油缸(410),所述送弹油缸(410)位于所述下弹槽(200)上远离所述拔弹机构一侧;
所述送弹油缸(410)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下推板(420),所述下推板(420)在所述送弹油缸(410)的作用下沿所述下托板(210)的上表面往复运动,用于将所述子弹推入所述拔弹装置(5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挡板(120)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两个第二挡板(220)之间的距离均为所述子弹直径的1.0~1.2倍,所述两个第一 挡板(120)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两个第二挡板(220)之间的距离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挡板(120)与所述上托板(110)垂直,所述两个第二挡板(220)与所述下托板(210)垂直;
所述上托板(110)上正对所述上弹槽(100)的内腔处及所述下托板(210)上正对所述下弹槽(200)的内腔处均设有向下凹陷用以防止所述子弹滚动的凹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下弹槽(200)一侧的所述第一挡板(120)下端与所述上托板(110)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子弹直径的1.0~1.2倍,靠近所述拔弹装置(500)一侧的所述第二挡板(220)下端与所述下托板(210)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子弹直径的1.0~1.2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弹油缸(310)和所述送弹油缸(410)均设有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弹油缸(310)的活塞杆的直径小于所述送弹油缸(410)的活塞杆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6318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76318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72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飞轮螺纹孔和定位销孔位置度的检具
- 下一篇:一种变刚度抽壳推进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