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动刹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947.7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8 | 分类号: | B62L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连动刹车系统,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的连动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证号I301462所示的连动刹车系统,是一款仅施力一条刹车导线即可同时操作两个鼓式刹车的连动刹车系统设计,此设计由于其连动机构中的支点是固定的,即其第一平衡板件与第二平衡板件利用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来相对转动,因此在同时控制两个鼓式刹车系统的两条刹车导线的施力情形时,其比值是线性的,亦即,如向第一刹车导线施力,其所控制的第一鼓式刹车装置(即机车后轮)所产生的刹车力量,因为连动关系,会与第二鼓式刹车装置(即机车前轮)所产生的刹车力量情形呈等比例同步增加或减少。
请参阅图1系本实用新型与中国台湾专利证号I301462的刹车导线施力比较图,其X轴表示第一刹车导线的施力,Y轴表示第二刹车导线的施力,中国台湾专利证号I301462的施力情况如图1的线A所示,当第一刹车导线的施力随力量增加,因其连动关系,其相对的间距呈一次线性,故连动端的第二刹车导线的施力也依一定比值增加。一般对于二轮机车的刹车系统,第一鼓式刹车装置控制机车后轮的刹车,第二鼓式刹车装置控制机车前轮刹车,且因对刹车导线的施力愈大,其产生的刹车力量也愈大,故采连动刹车系统的机车,其控制机车后轮的刹车力量将与控制机车前轮的刹车力量等比例增加。惟若施于前轮的刹车力力量若过大,容易发生打滑失控现象,为增加连动刹车系统安全性,有必要改善上述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连动刹车系统,能避免过度施力造成机车前轮发生打滑现象,以提高机车行驶的安全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连动刹车系统包括: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一第一鼓式刹车装置、一第二鼓式刹车装置、一连动机构、复数套管、一第一刹车导线以及一第二刹车导线。其中,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包括有一第一固定架及枢接于第一固定架上的一第一刹车杠杆;第一鼓式刹车装置包括有一第一鼓刹基座及设置于第一鼓刹基座上的一第一刹车臂及一第一孔部;第二鼓式刹车装置包括有一第二鼓刹基座及设置于第二鼓刹基座上的一第二刹车臂及一第二孔部。此外,连动机构包括有一基座及一具有曲形面的曲形杆,曲形杆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孔及一第二孔,基座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三孔及一第四孔,曲形杆位于基座上方且二者部分相互贴合;复数套管包括:一第一套管、一第二套管及一第三套管,该第一套管的二端分别套设于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一孔之间,该第二套管的二端分别套设于该第三孔与该第一孔部之间,该第三套管的二端分别套设于该第四孔与该第二孔部之间;第一刹车导线的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刹车杠杆与第一刹车臂;第二刹车导线的二端分别连接曲形杆的第二孔与第二刹车臂。
因此,本实用新型仅操作第一刹车导线,即可使第一鼓式刹车装置及第二鼓式刹车装置同时作动,并利用具有曲形面的曲形杆与基座变化不同的支点位置,可使连动刹车系统对刹车导线的施力变化不会过度施力,可确保第二鼓式刹车装置所作用的机车前轮不会发生打滑现象。
本实用新型可更包括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及一第四套管,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具有一第二固定架及枢接于第二固定架上的一第二刹车杠杆,该第二刹车导线穿设曲形杆的第二孔分别连接第二刹车杠杆与第二刹车臂;而第四套管的二端分别套设于第二固定架与曲形杆的第二孔之间。因此,第二刹车杠杆通过拉动第二刹车导线,仅能操作第二鼓式刹车装置,而第一刹车杠杆的第一刹车导线则通过连动机构,而可同时操作第一鼓式刹车装置及第二鼓式刹车装置。
上述连动机构可更包括有一支架及二滚动件,曲形杆与基座穿设于支架,二滚动件套设该支架上并分别抵接该曲形杆与该基座,因此可利用支架限制曲形杆与基座,使曲形杆与基座二者不会相互左右滑移。
上述连动机构的滚动件可为滚轮、或其它具有等效功能的结构件。
上述连动机构的曲形杆,其中端可呈弧状平面,其二端可呈直线平面;另基座的中端可呈弧状平面也可呈直线平面,基座的二端则可呈直线平面。上述曲形杆与基座的各种不同形状皆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变化不同支点位置的功能。
上述曲形杆的底端可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内凹槽,而基座的二侧可卡合于该内凹槽内,因此可避免曲形杆与基座二者相互左右滑移。另,基座的顶端可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内凹槽,而曲形杆的二侧卡合于该内凹槽内,因此也可避免曲形杆与基座二者相互左右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省力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调节的代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