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875.6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6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借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借位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产品时,产品上会经常设有凸柱(即BOSS柱),所述凸柱为中空的圆柱,一般情况下凸柱会使用司筒脱模,但是,若产品上的凸柱在模具中所在位置与KO孔所在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则机台的顶杆会穿过模具的下固定板顶着模具的顶出板,司筒的芯子一端则没有位置固定在模具的下固定板中,无法使用司筒脱模。
如果采用镶针替代司筒,则在试模时产品无法脱模;如果采用司筒脱模,KO孔处不做顶杆顶出,又会造成顶出不平衡,导致模具的斜销易卡死。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借位顶出结构,以解决上述产品的凸柱与KO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造成凸柱无法脱模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借位顶出结构,该借位顶出结构能够解决产品的凸柱与KO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造成凸柱无法脱模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借位顶出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下固定板、下顶出板、上顶出板、公模板、公模仁、母模仁及母模板,所述借位顶出结构包括:
推杆,其一端错开KO孔所在轴线位置而固定于所述顶出板中;
镶板,其固定于所述公模板中,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镶板;
第一推板,其设于所述镶板上,所述推杆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推板;
第二推板,其设于所述第一推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推板连接;
司筒,其包括筒子及芯子,所述芯子一端固定于所述镶板中,另一端成型产品凸柱的外缘,所述筒子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推板中,另一端伸入产品凸柱中。
较佳地,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镶板的一端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第一推板中。
较佳地,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第一推板通过螺丝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借位顶出结构,由于推杆错开了KO孔所在轴线位置,机台的顶杆穿过模具的下固定板顶着模具的上顶出板,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顶出推动所述推杆运动,推杆运动推动第一推板及第二推板共同运动,第二推板运动带动所述司筒的筒子运动,从而完成产品的顶出动作,使产品上的凸柱顺利脱模,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产品凸柱与KO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产品的凸柱无法脱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借位顶出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成型具有凸柱11的产品10,所述凸柱11与KO孔12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干涉,所述模具包括下固定板13、下顶出板14、上顶出板15、公模板16、公模仁17、母模仁18及母模板,所述借位顶出结构包括:
推杆19,其一端错开KO孔12所在轴线位置而固定于所述上顶出板15中;
镶板20,其固定于所述公模板16中,所述推杆1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镶板20;
第一推板21,其设于所述镶板20上,所述推杆19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推板21;
第二推板22,其设于所述第一推板21上,且与所述第一推板21连接;
司筒23,其包括筒子24及芯子25,所述芯子25一端固定于所述镶板20中,另一端成型产品10凸柱11的外缘,所述筒子24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推板22中,另一端伸入产品10凸柱11中。
其中,为了使推杆19更好地推动所述第一推板21,所述推杆19穿过所述镶板20的一端还设有凸块26,所述凸块26设于所述第一推板21中。
其中,所述第二推板22与所述第一推板21通过螺丝连接。
请参阅图2所示,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借位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在产品10成型后,所述模具开模,模具开模后,由于推杆19错开了KO孔12所在的轴线位置,机台的顶杆27穿过模具的下固定板13顶着模具的上顶出板15,上顶出板15及下顶出板14顶出推动所述推杆19运动,推杆19运动推动第一推板21及第二推板22共同运动,第二推板22运动带动所述司筒23的筒子24顶着产品10凸柱11的外缘运动,由于芯子2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镶板20中,因此芯子25逐渐脱离所述凸柱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安全汽车座椅
- 下一篇:具有强制顶出辅助机构的塑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