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减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80727.5 | 申请日: | 2015-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豪;于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装置 | ||
1.一种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分离器,用于分离出空气中的氮气;
液氮发生器,将所述空气分离器分理出的氮气液化;
超导线圈,用于产生强磁场;
第一冷却机构,使用所述液氮发生器的液氮冷却所述超导线圈;
超导盘,抵抗所述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
第二冷却机构,使用所述液氮发生器的液氮冷却所述超导盘;
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超导线圈;以及
耐冷橡胶柱,设置于所述超导线圈与所述超导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离器包括增压器、分离膜以及解压器,所述增压器、所述分离膜和所述加压器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发生器设置有动力轴和压缩器,所述动力轴连接所述汽车的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线圈使用陶瓷形超导材料,所述超导材料的次外层包裹有碳纤维加强的PE层,所述超导材料的最外层包裹有能反射红外线的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冷泵和除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带有固定结构的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为卡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冷橡胶柱的上端顶住支撑结构,所述耐冷橡胶柱的下端接触超导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包括第二冷泵和螺旋状结构冷凝管,所述螺旋状结构冷凝管设置于超导盘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离器设置有吸附除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竖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07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