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流式多级梯度臭氧催化氧化与过滤一体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4585.1 | 申请日: | 2015-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钟超;叶庆华;杨文斌;彭继伟;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流式 多级 梯度 臭氧 催化 氧化 过滤 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竖流式多级梯度臭氧催化氧化与过滤一体池,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园废水处理或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竖流式多级梯度臭氧催化氧化与过滤一体池。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大,成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利用单纯生物法直接处理很难达到回用或排放标准。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且在水中可短时间内自行分解,没有二次污染,是理想的水处理用绿色氧化剂。近年来,臭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臭氧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作用,并且还可以氧化去除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质,同时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可以采用此法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再配合经济适用的生物法进一步处理。
目前臭氧氧化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臭氧利用率不高。可以通过增加臭氧投加量达到较好处理效果,但这将导致成本大幅度增加,经济性差。
工程中所用的臭氧反应池难以同时满足既有较好的污染物氧化去除效果又能够达到较高的臭氧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工程化、臭氧利用率高、可提高废水处理效果以及降低废水处理成本的竖流式多级梯度臭氧催化氧化与过滤一体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竖流式多级梯度臭氧催化氧化与过滤一体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流式多级梯度臭氧催化氧化与过滤一体池包括催化过滤池、至少由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以及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池所形成的多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以及至少由第一级竖流梯度氧化池以及第二级竖流梯度氧化池所形成的多级竖流梯度氧化池;所述多级竖流梯度氧化池的级数与多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的级数是相同的;所述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废水进入的进水管;所述催化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废水经催化氧化后的出水管;所述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以及催化过滤池均包括催化剂层、承托层、支撑板以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以及催化过滤池的底部并分别与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以及催化过滤池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承托层以及支撑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催化剂层铺设在承托层上;所述竖流式多级梯度臭氧催化氧化与过滤一体池还包括进气管、曝气系统支柱以及设置在曝气系统支柱上的曝气系统;所述进气管与曝气系统相贯通;所述曝气系统支柱分别设置在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以及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的底部;所述曝气系统分别置于支撑柱与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之间的空腔中以及支撑柱与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之间的空腔中;所述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的底部与第一级竖流梯度氧化池相贯通;所述第一级竖流梯度氧化池的顶部与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相贯通;所述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的底部与第二级竖流梯度氧化池相贯通;所述第二级竖流梯度氧化池的底部与催化过滤池相贯通;待催化氧化的废水依次通过废水进水管、第一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第一级竖流梯度氧化池、第二级臭氧催化氧化池、第二级竖流梯度氧化池以及催化过滤池后由出水管流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级竖流梯度氧化池和/或第二级竖流梯度氧化池包括自顶部向底部延伸的下伸折流板或自底部向顶部延伸的上伸折流板;所述下伸折流板或上伸折流板与底部或顶部之间设置有底部孔隙或顶部孔隙;所述下伸折流板或上伸折流板将竖流梯度氧化池分隔为通过顶部孔隙或底部孔隙相互贯通的两个或多个分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多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以及多级竖流梯度氧化池的级数大于等于三级时,所述多级臭氧催化氧化池中的臭氧催化氧化池与多级竖流梯度氧化池中的竖流梯度氧化池交错排布并相互贯通。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催化剂层中的催化剂是锰砂天然臭氧催化剂或合成臭氧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层的厚度不低于1000mm;所述催化剂层包括上层催化剂层以及下层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中的上层催化剂层中的的催化剂的粒径2-4mm,所述上层催化剂层的厚度不低于催化剂层总厚度的50%;所述下层催化剂层中的催化剂中的粒径是4-16mm;所述承托层采用级配良好的卵石;所述承托层的厚度不低于200mm,所述承托层中卵石的粒径8-32mm;所述支撑板是不锈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孔;所述支撑板上开孔的开孔率是15%-40%;所述支撑柱采用混凝土基础,所述支撑柱的截面尺寸是200×200mm,所述支撑柱的柱网间距是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南民族大学;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45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处理高含盐废水的化学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