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外防护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70769.0 | 申请日: | 2015-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章沈强;陆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防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外防护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发动机防护结构布置方式分两种,一是只在机器的最前方设置一体式防护罩;二是在发动机右侧设置一防水箱烫伤的防护罩,左侧设置一防与皮带轮接触的固定式防护罩。
对于发动机防护结构分两侧设置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右侧因水箱外凸,基本与机器右侧履带外边持平,为尽量减少右凸量,防护装置必须非常紧凑;左侧基本无零件,所需防护意外与之接触的带轮普遍设置在机器中间,但为让外观基本保持对称,普遍采用封闭式固定外罩,热空气扩散被挡,散热效果差;2.左侧普遍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维护保养不方便;3.左右防护的功能不一样,空间位置相差很大,很难设计成对称、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防护外罩,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外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罩和右罩,左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右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右侧,所述左罩的左侧和右罩的右侧均设有开口;
所述左罩包括左防护罩和左防护结构,所述右罩包括右防护罩和右防护结构,所述左、右防护罩均为纵向截面均为“U”形的具有前、上、后表面的三面结构,所述左、右防护结构为板形,所述左、右防护结构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左、右防护罩的左、右两侧,左、右防护结构与左、右防护罩配合,分别形成前、后、上、左表面封闭的左罩和前、后、上、右表面封闭的右罩;
所述左罩上设置有左扶手杆,所述左扶手杆沿左罩的上表面和前表面弯曲,左扶手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罩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上;所述右罩上设置有右扶手杆,所述右扶手杆沿右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弯曲,右扶手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 罩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上;
所述左防护罩后部纵向边缘设置有铰链套,左防护结构上设置有铰链销,左防护罩与左防护结构通过铰链套、铰链销配合连接,使得左防护结构可沿其连接处开合;所述右防护罩后部纵向边缘设置有铰链套,右防护结构上设置有铰链销,右防护罩与右防护结构通过铰链套、铰链销配合连接,使得右防护结构可沿其连接处开合;
所述左防护罩的前部边缘设置有一活动扣,其与左防护结构上设置的固定扣板配合,控制左防护罩与左防护结构的开合或锁闭状态;所述右防护罩的前部边缘设置有一活动扣,其与右防护结构上设置的固定扣板配合,控制右防护罩与右防护结构的开合或锁闭状态;
所述左罩底部前端,连接有左踏板,左踏板延左罩的底部前端向前方延伸,右罩底部前端,连接有右踏板,右踏板延右罩的底部前端向前方延伸。
所述左防护结构和右防护结构为筛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外防护罩,既有效的把左右罩壳固定在发动机的左右两侧,又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扶手的设计,增强了人机关系,上下车方便、安全,左右罩采用侧向打开的方式并使用铰链连接,使得开启方便;左右罩与发动机留有比较大的空隙,外防护罩采用筛网的形式,使得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外防护罩整体安装结构图,
图2为发动机外防护罩整体安装左视图,
图3为动机外防护罩的右罩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履带式旋耕机的操纵机构
- 下一篇: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