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尺寸落物打捞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336.5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和宏亮;宋维春;卜晓慧;彭峪男;林尔权;李有力;王丽;何文发;梁恩龙;谢杰;董智昆;雍富国;连文明;秦咸华;慕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州派特罗尔石油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08 | 分类号: | E21B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00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石油钻修井打捞在井底不易打捞的大尺寸落物中。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修井施工中发生掉多个牙轮、PDC钻头的刀翼、井口工具中的锒头等大尺寸落物时,多轮打捞器及反循环打捞杯等工具打捞不出落物,只能采取用高效磨鞋磨铣的方法来处理井底落物,但磨铣时又因牙轮上硬质合金、PDC钻头刀翼上镶钳的牙齿等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等原因,一只高效磨鞋不一定能够彻底磨铣干净这些大的落物,继续再用高效磨鞋磨铣即耽误时效,又延缓油气勘探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钻修井现场目前所用各种打捞大落物工具在处理事故中存在的弊端及不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了一种大尺寸落物打捞杯,本打捞杯采用同心圆内开凿出一个扇形空隙,以增大环空上返面积的原理来实现大尺寸落物通过扇形空隙上返至打捞杯中实现打捞落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完成的:
一种大尺寸落物打捞杯,主要由斜喷嘴、水眼、长支撑筋、短支撑筋、杯体、扇形杯口、杯蹄口、杯杆、接头和杯漏组成,斜喷嘴开在杯杆和水眼的下部,长支撑筋和短支撑筋支撑在杯体的底与杯杆的前后四周,扇形杯口是焊接在杯体前部的一块板,杯蹄口是开在杯体上的一个马蹄状斜坡挡口,杯漏是均匀开在杯体底部的孔,杯杆的上部加工有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井内落物及井眼尺寸的大小现场加工,成本低廉,具有普遍使用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容易捞获其它打捞工具不能捞获及高效磨鞋不易磨铣干净的大尺寸、不规则落物,提高打捞成功率和时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尺寸落物打捞杯,主要由斜喷嘴1、水眼1a、长支撑筋2、短支撑筋3、杯体4、扇形杯口4a、杯蹄口4b、杯杆5、接头6和杯漏7组成,斜喷嘴1开在杯杆5和水眼1a的下部,长支撑筋2和短支撑筋3支撑在杯体4的底与杯杆5的前后四周,扇形杯口4a是焊接在杯体4前部的一块板,杯蹄口4b是开在杯体4上的一个马蹄状斜坡挡口,杯漏7是均匀开在杯体4底部的孔,杯杆5的上部加工有接头6。
当井底有牙轮、锒头等大型落物,经反循环打捞蓝、多轮打捞器等工具未能捞获,或经高效磨鞋磨铣后井底落物还未彻底处理干净时把该工具的接头6与入井的钻具连接,下钻至距井底0.5米或提前沉砂遇阻时即开泵循环并缓慢转动转盘,逐步下放该工具,冲洗井底的沉砂。核准打捞方入,工具下放到井底后开大循环排量并间歇转动转盘,此时大排量的泥浆经水眼1a、斜喷嘴1向前冲起井底的落物从扇形杯口4a向上翻起,当落物通过扇形杯口4a时因环空面积的突然增大、流速降低又开始下落,下落的落物与杯体4刚好对正时即进入杯体4中,或当下落的落物与随转盘间歇转动的杯蹄口4b相遇时拨动落物往杯体中心移动,加之井壁的支撑,落物就顺利进入杯体4中形成打捞,进入杯体4中的泥浆通过杯漏7进入井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州派特罗尔石油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巴州派特罗尔石油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具简易打捞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膨胀波纹管胀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