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地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6028.5 | 申请日: | 2015-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俊;谢锋;罗培锋;杨万庆;任建英;陈仲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汽车的安全性、功能等因素,对汽车的品质也越来越重视。汽车车身下部的地板部分为影响汽车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汽车车身下部的地板后部设有备胎槽以放置备胎,备胎槽处地板钣金材料的厚度一般较薄,从而影响地板的局部模态和刚度,进而影响地板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地板的局部模态和刚度,进而改善地板的NVH性能,常规方法有增加备胎槽处钣金料厚或于备胎槽处增设加强筋。
增加钣金料厚会使汽车重量上升,一方面,会降低燃油的经济性,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会增加材料成本及制造成本。而通过布置合理的加强筋以提高地板的局部模态和刚度,进而改善地板的NVH性能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采用。然而,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多种不同的加强筋布置方式,但地板的局部模态和刚度以及NVH性能仍存在不足,因此会导致汽车发生低频共振现象,从而影响汽车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加强筋布置方式更为合理的汽车后地板,以解决地板的局部模态和刚度以及NVH性能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地板,中部设有备胎放置部,所述备胎放置部包括位于中心的安装凸台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外圆周的容置凹部,所述容置凹部设有主加强筋及辅助加强筋,所述主加强筋及辅助加强筋以所述安装凸台为中心,沿所述安装凸台的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均布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加强筋包括第一主加强筋、第二主加强筋及第三主加强筋,所述第一主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汽车后地板车长方向的中心轴,所述第二主加强筋、所述第三主加强筋沿所述汽车后地板车宽方向延伸且中心轴线与所述安装凸台的沿车宽方向中心轴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辅助加强筋包括第一辅助加强筋、第二辅助加强筋、第三辅助加强筋及第四辅助加强筋,所述第一辅助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前半段与所述第二主加强筋的夹角之间,所述第二辅助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前半段与所述第三主加强筋的夹角之间,所述第三辅助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后半段与所述第三主加强筋的夹角之间,所述第四辅助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后半段与所述第二主加强筋的夹角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容置凹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外圆周的呈阶梯状的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的外圆周,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外圆周,所述第二安装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安装面为球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为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前端部延伸出所述容置凹部的边缘并止于所述汽车后地板的地板面上,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中部与所述安装凸台相贯通,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后端部延伸至所述汽车后地板的截止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主加强筋呈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前半段高度于所述安装凸台处最高,然后高度沿靠近所述容置凹部边缘的方向平缓降低至所述容置凹部边缘,再平缓爬升到所述地板面上,所述第一主加强筋的后半段高度于所述安装凸台处最高,然后高度平缓降低至所述汽车后地板的截止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汽车后地板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沿所述汽车后地板车长方向延伸的第五辅助加强筋及第六辅助加强筋,所述第五辅助加强筋及所述第六辅助加强筋均设置于所述容置凹部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主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辅助加强筋连通,由所述第五辅助加强筋开始沿靠近所述安装凸台的方向延伸,中部所述贯通地板面、所述容置凹部的第二安装面及第一安装面,另一端止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三主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辅助加强筋连通,由所述第六辅助加强筋开始沿靠近所述安装凸台的方向延伸,中部所述贯通地板面、所述容置凹部的第二安装面及第一安装面,另一端止于所述第一安装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无焊缝或消除焊缝应力的安全结构的客车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用梭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