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叉车上的负载压力反馈比例多路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6763.1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7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协力机电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叉车 负载 压力 反馈 比例 多路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装卸运输机械上的控制物体由于自重而下降或旋转的速度的用于电动叉车上的负载压力反馈比例多路阀。
背景技术
电动叉车,是指用电来进行作业的叉车。电动叉车由于其操作控制简便、灵活、噪声小、污染少,操作人员的操作强度轻,并且其电动转向系统、加速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刹车系统都由电信号来控制,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这样一来对于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被应用于港口、仓储及烟草、食品、轻纺等行业。而电动叉车的货叉在下降时是有速度要求的,在空载时货叉的下降速度不能过慢,比如小于300毫米/秒,在负载较重时货叉的下降速度不能过快,比如不能大于600毫米/秒,因此,电动叉车的货叉在下降时需要通过液压下降装置来控制,而比例多路阀作为控制物体升降、倾斜等运动的核心液压件,对叉车的货叉下降速度控制起到了决定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对电动叉车货叉下降速度的控制有多种结构。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2838056A的“电动叉车的液压下降装置”专利,它包括与油缸连通的滑阀和伺服电机,滑阀通过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丝套、滑动丝杆和罩壳,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罩壳与伺服电机固定,第一齿轮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与转动丝套的一端连接,转动丝套的另一端与滑动丝杆的一端旋合,滑动丝杆的另一端与滑阀的阀芯连接。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3671335A的“负载敏感电比例多路阀”专利,它在多路阀油路上设置二通液控换向阀、二通电磁阀、逻辑方向阀和比例型电动溢流阀,使其在执行起升动作时两泵合流工作,其他动作时单泵工作,另一泵卸荷。
但是,上述这些结构具有以下的缺点:无论是通过伺服电机及齿轮机构来实现货叉下降速度控制的结构,还是通过在多路阀油路上设置多个阀来控制泵的单个还是两个工作的结构,它们都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且结构越复杂故障率越高。比如第一个技术方案中,涉及到伺服电机、齿轮传动组件,一方面零件众多,另一方面伺服电机成本很高,相应造成制造成本增加;又比如第二个技术方案中,在多路阀油路中增加了许多阀,有二通液控换向阀、二通电磁阀、逻辑方向阀和比例型电动溢流阀等,这些阀的加入一方面也使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使油路变得更加复杂,阀的总成也更加复杂、体积更加庞大。
另外,也有在主阀芯内部加设节流孔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的问题:
1)由于主阀芯本身是个细长形的零件,要在主阀芯内部进行节流孔的加工,这个加工难度非常大,而且加工设备的要求也非常高;
2)同样,因为主阀芯是个细长形的零件,在其工作时,容易变形,而一变形就会产生卡阀的现象,其内部的节流孔就失效,对下降速度也失去控制,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一旦出现故障,这种结构的比例多路阀根本无法进行维修和调整,只能更换全套零部件,因此,大大增加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维修,能根据载物重量来实现控制调节货叉下降速度的用于电动叉车上的负载压力反馈比例多路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动叉车上的负载压力反馈比例多路阀,包括阀体、主阀芯和先导执行件,所述的主阀芯滑动配合在阀体的阀腔内,先导执行件安装在阀体内,阀体上设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它还包括力平衡装置和负载压力反馈装置,所述的力平衡装置连接在主阀芯的两端,负载压力反馈装置安装在靠近连通负载油缸连接口的阀体一侧;所述的先导执行件为两个比例先导阀组件,并且两个比例先导阀组件分别与主阀芯两端的力平衡装置处的阀腔相通。
所述的力平衡装置包括第一阀块、第二阀块、弹簧和弹簧垫,第一阀块连接在远离负载油缸连接口的阀体一侧且内部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二阀块连接在靠近负载油缸连接口的阀体一侧且内部具有第二容置腔,主阀芯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主阀芯的两端均设有弹簧和弹簧垫,弹簧垫套接在主阀芯上,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垫抵紧,另一端与第一容置腔的孔底或者第二容置腔的孔底抵紧;负载压力反馈装置连接在第二阀块上并与主阀芯的端部抵紧或者脱开;两个比例先导阀组件各自的控制油路分别与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协力机电液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协力机电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6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剂装量在线监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手动液压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