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原料气温度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8075.2 | 申请日: | 201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7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超;乔光辉;王登海;郑欣;薛岗;何蕾;王敏;周妮妮;范君来;刘明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醇胺法 脱硫 脱碳 工艺 原料 温度 装置 | ||
1.一种提高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原料气温度的装置,包括脱硫脱碳吸收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气换热器(1),所述的气气换热器(1)的第一进气口(101)连接有天然气入气管线(4),所述气气换热器(1)的第一出气口(102)与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进气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的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出气口通过管线连接有流量分配阀(3),该流量分配阀(3)的一出口与气气换热器(1)的第二进气口(103)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气气换热器(1)的第二出气口(104)连接有湿净化气出气管线(5);所述的脱硫脱碳吸收塔(2)上还连接有醇胺液入液管线(6),该入液管线(6)上设有阀门(7),所述的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进气口设在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出气口的下方,所述的入液管线(6)连接在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进气口与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出气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原料气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分配阀(3)为三通阀,该三通阀的另一出口与湿净化气出气管线(5)通过管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原料气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液管线(6)是由3条相互并列的支管线和与3条支管线合流后连接的总管线组成,所述的3条相互并列的支管线上分别设有阀门(7),且该3条相互并列的支管线分别从上向下与脱硫脱碳吸收塔(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原料气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气换热器(1)的第一出气口(102)与脱硫脱碳吸收塔(2)之间的的进气口之间的管线上还设有温度监测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原料气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气换热器(1)选用管壳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原料气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进气口位于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底部,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出气口位于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顶部,所述入液管线(6)连接在脱硫脱碳吸收塔(2)的中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80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屑颗粒下料装置
- 下一篇:脱硫升温天然气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