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成型体注射成型装置、注射成型方法及合成树脂制瓶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32312.1 | 申请日: | 2012-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细越山广;千叶润一;渡边阳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9/22;B29C49/06;B29C49/10;B65D1/02;B29K105/00;B29L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焦成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注射 装置 方法 合成树脂 制瓶体 | ||
本发明涉及预成型体注射成型装置、注射成型方法及合成树脂制瓶体。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发明一种用于在预成型体的周壁内在规定范围内将规定层厚的着色层以高精度层合于主材料层的注射成型装置及注射成型方法,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注射成型装置包括喷嘴部(11)和模具(1),所述喷嘴部(11)使熔融了的形成主材料层(101a)的主材料树脂(Ra)和形成第2树脂层(101b)的第2树脂(Rb)合流,形成合流树脂体,所述模具(1)配置于所述喷嘴部(11)的前端,所述喷嘴部(11)的构成为,从外侧依次配置供主材料树脂(Ra)流动的外流路(15a)、供第2树脂(Rb)流动的内流路(15b)、和将来自所述外流路(15a)和内流路(15b)的主材料树脂(Ra)和第2树脂(Rb)合流的圆柱状合流路(19)。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4月9日、申请号为201280002112.X(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59625)、发明名称为“预成型体的注射成型装置、注射成型方法及合成树脂制瓶体”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成型体的注射成型装置、使用该装置的预成型体的注射成型方法、以及由利用该注射成型方法成型的预成型体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得到的合成树脂制瓶体,所述注射成型装置用于利用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将通过着色层装饰了的合成树脂制瓶体进行成型。
背景技术
将由注射成型形成的试验管状的预成型体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制等的瓶体在饮料用途、食品用途、化妆品等各种领域中使用。
为了作为商品进行差别化,已经采用了多种装饰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利用经过印刷的收缩膜对瓶体进行装饰,进而,采用了各种用于对瓶体本身进行装饰的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发明,所述发明涉及一种瓶体的成型方法,所述瓶体的成型方法是准备下述预成型体,将所述预成型体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并施行了层次状色彩的瓶体的成型方法,所述预成型体具有将PET树脂制的试验管状内壳体构件内装固定于外壳体构件的双重壁结构,所述外壳体构件着色为一定浓度且周壁的壁厚从底部至主体部的上端逐渐地变薄。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中,生产率低,而且还限定了装饰样态。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发明,所述发明涉及一种如下得到的瓶体:在注射成型装置中,将利用多重喷嘴使着色树脂层合流于外表面树脂层和内表面树脂层之间而成的熔融树脂注射并填充至模腔内,将以着色树脂层作为中间层层合得到的预成型体进行注射成型,进而将上述预成型体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利用着色树脂层进行装饰。
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利用多重喷嘴将着色树脂与主材料树脂合流并注射成型预成型体的方法比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的生产率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3-83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984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处,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关于具体如何在多重喷嘴内将着色树脂与主材料树脂合流的详细记载,通常来说还与由熔融树脂的粘弹性的性质产生的作用有关,难以根据作为最终产品的瓶体所要求的各种装饰样态高精度地控制着色层的层合样态,上述装饰样态也受到限制。
即,为了应对作为最终产品的瓶体的高度装饰样态,需要在预成型体的周壁内于预成型体的轴向和径向(周壁的厚度方向)的规定位置以规定的层厚、并使层厚呈层次状等变化地对着色层进行层合,要求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多种且高精度的着色层的层合样态的、包含喷嘴的注射成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注射成型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发明出下述注射成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注射成型方法,所述注射成型装置根据基于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得到的瓶体所要求的着色层的多种装饰样态,能够在预成型体的周壁内于规定位置以规定层厚将着色层以高精度层合于主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未经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2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