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及其自动控制洗涤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30983.4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峰;王军;赵金标;林清鹏;丁煜;秦健;常勤学;郭金仓;吴宗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68;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杨晓燕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尾气 喷淋 净水 碱水 排放 洗涤 及其 自动控制 工艺 | ||
1.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及其自动控制洗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碱液填料区、脱盐水填料区构成的两层洗涤填料区,以及两层洗涤填料区中间的存液通气槽和碱液存液区,所述碱液存液区的底部与碱液喷淋循环泵的入口管路相连,碱液喷淋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与管道混合器连接后再接至碱液填料区上部的碱液喷嘴,所述存液通气槽由中间通气筒及存液槽构成,存液槽的侧边通过管道与脱盐水喷淋循环泵相连后再接至脱盐水填料区上部的脱盐水喷嘴,碱液喷淋循环泵和脱盐水喷淋循环泵分别用于为喷淋洗涤液提供循环动力;洗涤塔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尾气进口,洗涤塔的顶部设置有尾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存液区设置有碱液层压差液位计,存液通气槽设置有脱盐水压差液位计,碱液层压差液位计和脱盐水压差液位计用于分别对碱液存液区和存液通气槽中的液位检测连锁控制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填料区还设置一个pH检测计,pH检测计连接在碱液喷淋循环泵的管路上,用于通过对循环酸液的pH检测,确定对循环液的自动排放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通气槽还设置有电导率在线检测系统,电导率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电导率检测计、脱盐水排放阀以及脱盐水补液阀,电导率检测计同时与脱盐水排放阀以及脱盐水补液阀连接,脱盐水排放阀以及脱盐水补液阀均连接至存液通气槽的存液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洗涤填料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为多层喷淋填料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各层喷淋填料区中间设置存液通气槽。
7.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6任意之一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的自动控制洗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烟气从尾气进口进入碱液填料区,经过由碱液喷淋循环泵抽取碱液存液区中的洗涤液供至碱液喷嘴喷淋到碱液填料区完成下部喷淋洗涤工作;
2)随后的烟气流经存液通气槽中间通气筒进入脱盐水填料区,经过由脱盐水喷淋循环泵抽取存液通气槽存液槽中的洗涤液供至脱盐水喷嘴喷淋到脱盐水填料区完成上部喷淋洗涤工作;
3)洗涤后的烟气最终由尾气出口排出洗涤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的自动控制洗涤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碱液存液区设置有碱液层压差液位计、存液通气槽设置有脱盐水压差液位计的情况下,碱液存液区和存液通气槽中的液位分别由碱液层压差液位计和脱盐水压差液位计检测连锁,实现对洗涤塔补液连锁控制以及碱液喷淋循环泵与脱盐水喷淋循环泵的连锁控制保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的自动控制洗涤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下部喷淋洗涤时,在碱液喷淋循环泵的出口管路上设置管道混合器,向管道混合器中投加NaOH和Na2SO3使之充分混合后喷入碱液填料区,确保对尾气中HCl的吸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的自动控制洗涤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存液通气槽设置有电导率在线检测系统的情况下,步骤2)中上部喷淋洗涤时,通过电导率在线检测系统的电导率检测计对存液通气槽中的脱盐水进行在线监测,如果电导率上升至一定程度,连锁控制脱盐水排放阀排放存液通气槽中的脱盐水至低液位,再关闭脱盐水排放阀并打开脱盐水补液阀补充脱盐水至高液位,实现全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09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