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衰老功能的医用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6549.9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魏坤;戴强;任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戴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8;A23L33/115;A23L33/125;A23L33/15;A23L33/16;A23L2/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号广州民营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衰老 功能 医用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衰老功能的医用食品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的人口老化使人类面临着艰巨的养老和抗衰老任务,这也使抗衰 老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中一项内容复杂、难度大、涉及面广、具有深远影响 的热点课题。目前,自由基学说是抗衰老理论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 一,认为体内产生的氧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等对细胞有明显的破 坏作用,引起各种生物结构广泛损伤,从而导致机体衰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forSpecialMedicalPurpose,FSMP),简 称医用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 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现有的 具有抗衰老功能的食品或保健品通常是将具有抗衰老功能的活性物质与其他 辅料或配料简单混合制得。但是,具有抗衰老功能物质的结构通常不稳定, 对光、热、氧气等环境因素敏感,易分解。并且,这些经简单混合制得的保 健品虽然营养丰富,吸收效果却往往难以令人满意。
因此,进一步开发性质稳定,吸收效果良好的医用食品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衰老功能的医 用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医用食品性质稳定,吸收效果良好。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衰老功能的医用食品为将抗衰老成分与营养成分以 隔断技术制得;
抗衰老成分中包括抗衰老物质;
营养成分选自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复合矿物质或复合维生素;
隔断技术的方式为包裹技术、微胶囊技术或纳米包埋技术。
纳米技术,是指运用物质在纳米尺度(1~100nm)时表现出的既不同于宏 观物体,也不同于单个孤立原子的新颖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制造出具有 特定功能产品的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隔断技术是指采用载体或包材将药物与 有效成分与外界隔断,从而避免外界环境对有效成分的破坏,并能够提高吸 收效果,从而提高抗氧化、抗衰老的效果。其中:
包裹技术是指以生物活性物质为核,利用包材在其表面包覆一层壳,从 而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级颗粒,包裹技术常用的方法为聚合化学反应法 或高分子自组装法;
微胶囊技术是指将生物活性物质固定在固体颗粒、液体囊泡的表面或嵌 入其内部的技术,常用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包括喷雾干燥法、挤压法和喷雾冷 却法,所得粒径一般在5~400μm之间;
纳米包埋技术是指利用纳米复合、纳米乳化和纳米构建等技术在纳米尺 度范围内的空间内对物质进行生物活性包埋,并在特定的环境引发剂的作用 下释放功能性成分,所得粒径通常小于1μm,多采用水/油相凝聚、聚合及乳 液法制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断技术为:
将复合维生素与第一包衣混合,经均质、喷雾干燥;
将抗衰老成分与第二包衣混合,经均质、喷雾干燥;
第一包衣或第二包衣独立的选自营养成分中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 物。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含多个氨基酸的肽称多肽,含50个氨 基酸以上的多肽,通常称为蛋白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蛋白质选自乳清 蛋白、乳清蛋白肽、胶原蛋白、胶原肽、小麦低聚肽、大豆蛋白肽、玉米低 聚肽、白蛋白、白蛋白肽、酪蛋白、酪蛋白肽、鱼胶原蛋白或鱼胶原肽。
本发明中,具有抗衰老功能的医用食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3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蛋白质选自乳清蛋白肽、大豆蛋白肽、小麦低聚肽、 胶原蛋白肽或大豆分离蛋白。
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脂肪。脂类是 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在供给人体能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本发明 的实施例中,脂类选自磷脂、亚油酸、亚麻酸、翅果油、植物甾醇酯、茶叶 籽油、鱼油、DHA藻油、花生四烯酸油脂、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黄明胶、 中链甘油三酯或薏米油。
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衰老功能的医用食品中脂类的质量分数为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脂类选自亚油酸、亚麻酸、玉米油、大豆油、鱼油或 中长链脂肪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戴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戴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6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血脂的即食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长寿虫茶口服液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