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综合行驶安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6462.1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邹昌平;冯建琼;税永波;邢峰;杨平;吴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B60Q1/44;B60Q9/00;B60T7/22;B60T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综合 行驶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综合行驶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驾车出行。 驾车过程中,驾驶安全是必须的要求。
在有雾的天气、天黑或驾驶者短时间出现困倦的情况下,当行驶的前方突 然出现不明障碍物时,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防碰撞报警系统可以有效地对驾 驶者,进行警示,而紧急制动防碰撞系统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驾驶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者误把油门当作刹车操作的事例是屡见 不鲜的(例如新手驾驶经验不足;酒后驾车者反应迟钝及女性驾车者容易紧 张),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而油门防误踩系统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汽车刹车系统出现不明故障时,容易出现交通事故,而制动失常防碰 撞系统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大,酒后驾驶发动机自锁系统,可以在 发现驾驶员喝酒后,使汽车紧急制动,并在短时间内锁定发动机,使汽车不能 再次启动。制动(包括紧急制动、一般制动)力大小的警示系统,它通过警示灯, 提醒车辆后面的车辆驾驶者前面车辆的制动情况,使后面车辆及时调整驾驶方 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前有关于防碰撞报警系统的研究装置有很多,主要是通过雷达发射超声 波或红外线确定前后车距,当车距较小时便报警提醒驾驶员。但这样的装置只 在行驶中的汽车对驾驶员起到提示作用,且当汽车在红绿灯口低速跟进时以及 靠近停车时,便会产生误报警现象。也就是说,这样的装置没有考虑到不同车 速情况下的安全距离。即使是有些防碰撞报警系统考虑到车速的影响,但也只 有警示作用,而驾驶员开始制动的反应时间差异明显,尤其是新手,制动减速 是否及时直接影响防碰撞的效果。
对于油门防误踩的研究,此类课题研究在国内较多,已成型的装置也有不 少,有机械联动的,也有单片机智能控制的。这些装置经过试车检验的不多, 均存在可靠性、实用性等等问题:
1)大部分装置只存在理论上或试验台上的可行性,没有考虑汽车自身内 部结构有待实体装车检验。
2)对于一些纯机械联动装置,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3)装置造价太高,不易普及。
4)只能实现部分功能,只能实现防止油门误踩,却不能实现立即刹车, 最终还是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国外,一些知名品牌汽车也在进行相关研究,也有一些收获,初期产品 也已装车试验。沃尔沃计划到2020年设计出,不会碰撞的汽车,宝马和丰田也 在研究防误踩和紧急制动的相关安全研究。
鉴于酒后驾车带来的严重危害,各国不仅在执法上严厉打击酒后驾车行为, 各大汽车生产商亦想方设法在汽车硬件上采取措施,使驾驶员在饮酒的情况下 无法启动汽车。类似于本酒后驾车发动机自锁装置的有很多。萨博(Saab)汽 车公司推出了具有酒精测试功能的“测酒钥匙”。在测酒钥匙的底部,有一个 呼吸探测器,当驾驶员按下遥控车钥匙的时候,该探测器就会同时开始工作。 驾驶者必须向测酒钥匙底部呼气,然后这个空气样本会由安装在钥匙里的半导 体进行分析,如果样本合格,钥匙上的绿灯就会亮,车门自动开启;若样本不 合格,红灯就会闪烁,发动机无法启动。对于利用酒精探测器判定酒后驾车的 技术应用大同小异,另外,还有其他判定措施,如:皮肤血管酒精探测仪、激 光酒精探测仪、目光检测仪等,此类方法复杂,而又受到人体生理差异性的影 响。所谓的“酒精锁”装置,关键在与一个“锁”字。之所以能避免酒后驾车 事故的发生,就因为在判定酒后驾驶的情况下,能够将发动机锁住,汽车无法 再运行。同时,这类装置一个致命的缺陷也在这个“锁”字,因为驾驶员可以 作弊,驾驶员可以在饮酒的情况下,先找未饮酒的人开启酒精锁,然后自己开 车。这样,所谓的酒精锁就失去了原有的应用效果。另外,在酒精锁作为的情 况下,汽车无法启动,可能会误导驾驶员认为是汽车故障,也就是说,酒精锁 缺少提示装置,也是报警装置。在语音提示下,即使驾驶员仍想驾车,同车之 人听到提示也会阻止酒后驾车行为,因为这与他们的生命安全戚戚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6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