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5867.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7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娅;余顺平;张智;刘丽梅;王周理;曹昭;刘云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连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减速 机轴 组装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减速机制造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装置,该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装置包括机架,该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装置包括均设置在机架上的轴承外壳输送装置、上下料机器人、轴承外壳移载装置、轴承压合装置、CCD视觉移载装置、轴与轴盘组装装置,所述轴承外壳输送装置输送轴承外壳,所述上下料机器人将所述轴承外壳移载给轴承外壳移载装置,所述轴承外壳移载装置将轴承外壳输送给轴承压合装置,所述轴承外壳压合装置将轴承压合进所述轴承外壳,所述轴承外壳移载装置将压合有轴承的轴承外壳移载给CCD视觉移载装置。该组装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组装,不需要人工参与,快速高效,精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速机制造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而且其中的各个部件缺少相应的能力,需要人工操作。
现有的轴承外壳输送装置或是采用送料转盘送料如201210278336.5,或是采用输送带输送如201420019189.4,或是采用升降式输送201510104155.4。但是这些输送装置要么定位难,要么就是一次性输送数量太少,不方便检测等。
需要一种能够批量输送轴承外壳并且定位准确的输送装置。由于载具在输送装置中与输送轨道基本平齐或者低于输送轨道,不方便自动拾取装置的抓取,需要举升装置在载具运动至指定位置后对其进行举升,在满足这个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尽量的使得输送到位的载具尽可能的保证位置准确。
目前的轴承组装设备中采用人工放置轴承外壳至指定位置,然后自动化设备组装后,工人将组装好的取下并装入未组装的轴承外壳,以此循环。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在其他自动化设备中有采用气缸带动自动夹取的设备,但是这种设备为了满足定位精度降低了移动速度,使得工作效率不高。现有的夹取装置没有特别适合轴承外壳夹取的夹头,由于轴承组装过程中轴承的重量较重,在夹取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下滑或者脱落的情况,而加大夹取力度又有可能破坏轴承外壳表面。
目前的轴承压合装置都是采用开放式的。如专利号为201220484534.2和201220689586.3的申请文件中的轴承压合装置都是将需要压合的零件放在压合气缸下部后,启动压合气缸即可。这种工作方式是开放式的,安全系数低。同时这类装置需要采用较为精确的定位装置,使得需要压合的零件对准对齐,工作难度大,效率低,设备成本高。现有的压合设备中没有配套的供料装置,效率较低。
目前,在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领域中还不能实现全自动化组装。尤其是,减速机外壳或者其他零件的移载中。由于要求制造的设备本身要求的精密程度较高,要求在制造过程中各个组装零件尽量减小碰撞,保证一次移动到位。这种操作在目前的移载设备中并不能满足要求。由于现有的移载设备的精度问题会导致要求组装的零件之间发生各种碰撞和错位,损坏零件,导致成品率降低。同时这种设备生产的效率低下。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能够检测轴承外壳是否为良品的设备,这就使得需要额外增加一道检测工序费时费力,降低效率。
在减速器或者轴承组件中经常需要将轴与轴盘进行组装。但是这种组装过程中由于轴与轴盘需要缺口对齐,这一工序要求较高,通常都是需要工人手工操作。所以也就不需要什么轴盘输送装置和轴输送装置,直接人工抓取零件,对齐后放入压合装置压合即可。但是这种工作方式明显不能适应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发展趋势,而且这种方式浪费大量人工,同时工作效率不高。
现在急需一种能够自动对齐轴与轴盘的装置,同时能够保证工作效率的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减速机轴承组装装置,旨在现有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不能通过一个设备完成组装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连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连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5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