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差速器壳体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24500.X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良;赵峰;张正波;王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黄杭飞 |
| 地址: | 2711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差速器 壳体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差速器加工领域,涉及差速器壳体,尤其涉及一种异型差速器壳体的加工方法,在对异型差速器壳体进行加工的时候,我们利用事先根据差速器壳体各部位的尺寸设计出的鸭嘴刀进行车削差速器壳体球面,并且利用三轴联动数控车床进行车削,还选择合理的车削轨迹点,使本发明比现有技术在节省成本、效率、效果以及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差速器加工领域,涉及差速器壳体,尤其涉及一种异型差速器壳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轿车差速器是驱动桥的主要部件,主要作用之一是通过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差速运动实现两车轮差速转动,因此差速器壳体球面的相关尺寸非常重要。球面加工主要保证球心相对半轴孔、轴承颈和行星轴孔之间的空间位置尺寸及球径要求,但受差速器壳体球面入口的限制,以及球心与重心不重合的特殊结构特点等因素影响,球面加工存在一定的困难。
传统加工差壳球面的方法,是成型法,使用成形锪刀在专用机床或者加工中心上添加机械手加工方式。该加工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要根据产品球面尺寸确定所用锪刀的球径,锪刀为专用非标刀杆和刀头,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其次锪刀因为本身的接触面较大,切削效率注定不会很高;再次锪刀使用后,由于刀具磨损使加工成的球面不是真球面,影响使用效果,并且表面粗糙度不容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差速器壳体球面不易加工,并且加工球面不符合要求,传统的方法切削效率低等原因,设计了一种异型差速器壳体的加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型差速器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好差速器壳体的半成品;
b)内撑大端内孔毛坯面,轴向以A基准毛坯面定位,车削大端外圆及端面至尺寸,粗车小端外圆;
c)夹持大端外圆,大端面轴向定位,车削小端内孔、端面及油槽;
d)夹持大端外圆,7.65尺寸端面轴向定位,粗车大端内孔及端面;
e)夹持大端外圆,7.65尺寸端面轴向定位,精车大端内孔及端面,粗精车球面;
f)夹持大端外圆,A基准面轴向定位,端面凹槽角向定位,通过四轴旋转铣削四窗口及钻镗一字孔;
g)工件氮化处理;
h)夹持大端外圆,7.65尺寸端面轴向定位,精车B、C基准孔及两外端内孔倒角;
i)夹持大端外圆,7.65尺寸端面轴向定位,一字孔角向定位,钻镗铰端面四孔;
j)双顶尖顶两外端内孔倒角,端面孔驱动,磨削小端外圆;
k)双顶尖顶两外端内孔倒角,端面孔驱动,抛光小端外圆;
l)内涨B基准,A基准面轴向定位,做产品动平衡;
m)产品放入去磁机退磁;
n)产品通过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后包装入库;
所述步骤e)中的刀具为鸭嘴刀,并且在车削的时候选取一定的轨迹点。
作为优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好经模具浇注制成的差速器壳体的半成品;
b)用数控车床专用夹具内撑大端内孔毛坯面,轴向以A基准毛坯面定位,并用专用顶尖顶紧小端内孔,用外圆粗车刀粗车外圆及右端面,用左端面车刀车大端外圆左端面,用外圆精车刀精车外圆及右端面;
c)用数控车床专用夹具夹持大端外圆,大端外圆左端面轴向定位,用端面车刀车小端端面,用内孔车刀粗车小端内孔,用内孔反车刀车小端内端内孔,用专用油槽刀车双头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4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