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2794.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东;王新国;殷鹏程;李喜平;陈可;宋子威;曾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2/00 | 分类号: | E01D12/00;E01D21/00;E01D21/1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箱桁 组合 连续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包括设有第一边墩基础(2)的第一边墩(1)、设有第二边墩基础(10)的第二边墩(9)、设有第一中墩基础(4)的第一中墩(3)、设有第二中墩基础(12)的第二中墩(11)以及桥面系,所述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分别位于桥体两端,所述第一中墩(3)和第二中墩(11)均位于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之间,所述桥面系为钢箱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5)与第一边墩(1)和第一中墩(3)之间设置有第一下层钢桁加劲部(7),所述钢箱梁(5)与第二边墩(9)和第二中墩(11)之间设置有第二下层钢桁加劲部(8),所述钢箱梁(5)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层钢桁加劲部(6),所述上层钢桁加劲部(6)位于第一中墩(3)和第二中墩(11)之间,并且两端分别朝向每个中墩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层钢桁加劲部(7)和第二下层钢桁加劲部(8)分别设置于钢箱梁(5)两端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桁加劲部(6)、第一下层钢桁加劲部(7)和第二下层钢桁加劲部(8)均为钢桁梁,所述上层钢桁加劲部(6)的上表面呈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层钢桁加劲部(7)的一端设有第一下桁架截止段(71),所述下桁架截止段(71)以第一中墩(3)作为起点向第二中墩(11)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层钢桁加劲部(8)的一端设有第二下桁架截止段(81),所述第二下桁架截止段(81)以第二中墩(11)作为起点向第一中墩(3)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第一边墩基础(2)、第二边墩基础(10)、第一中墩基础(4)以及第二中墩基础(12);
步骤2,施工临时钢支墩,接着施工第一边墩(1)、第二边墩(9)、第一中墩(3)以及第二中墩(11);
步骤3,施工第一下层钢桁加劲部(7)和第二下层钢桁加劲部(8),采用架桥机分片吊装边跨端钢桁,吊装完后进行钢桁的拼接组装,逐跨吊装钢桁,并进行组装;
步骤4,用提升设备将钢箱梁(5)整孔吊起,拆除临时钢支墩,拼装上层钢桁加劲部(6),进行桥面铺装成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使用吊车安装架桥机,用架桥机进行上方的桁架架设,并继续向河心方向悬臂架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之前,先利用船舶将跨中的钢箱梁(5)运至设计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施工第一下层钢桁加劲部(7)和第二下层钢桁加劲部(8)前计算第一下桁架截止段(71)和第二下桁架截止段(81)的长度,即确定第一下桁架截止点(711)和第二下桁架截止点(8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箱桁组合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下桁架截止点(711)和第二下桁架截止点(81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根据既有的相似跨度地连续钢桁梁的节间长度,选定本桥型的节间长度;
步骤32,根据主梁的连续梁弯矩,选取正负弯矩值的等值点作为理论上的第一下桁架截止点(711)和第二下桁架截止点(811);
步骤33,根据选取的节间长度,在理论上的第一下桁架截止点(711)和第二下桁架截止点(811)上布置并选定实际截止点;
步骤34,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上述结构进行计算,确定桁架构件截面尺寸,使其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步骤35,微调下桁架位置,并调整箱梁板厚,使箱梁恒载下应力趋于均匀,且正负应力大小接近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27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纸化统一发票开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