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恢复肖特基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0049.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丘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丘振良 |
主分类号: | H01L23/49 | 分类号: | H01L23/49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肖特基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恢复肖特基元件。
背景技术
肖特基二极管是基于半导体物理金属-半导体接触理论发展出来的一种 低功耗、超高度的双端半导体器件,因其所具有的正向压降低、反向恢复时 间短、开关速度快、噪音系数小、串联电阻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 源、变频器、驱动器等电路中,以作为高频、低压、大电流整流二极管、续 流二极管、保护二极管使用,或者在微波通信等电路中作为整流二极管、小 信号检波二极管使用。
然而,传统的肖特基二极管由于不具备有效的过流保护功能,当电路发 生短路或者肖特基二极管中串入异常大电流时,肖特基二极管很容易被烧毁, 而其一旦烧毁或者损坏,则无法继续使用,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使用及更换的 成本,严重影响了肖特基二极管的性能。因此,如何对改进传统的肖特基二 极管,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可靠 性高、体积小、具有过流保护及自动复原功能的自恢复肖特基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恢复肖特基元件,它包括半导体晶片和电极引脚,它还包括高分 子聚化合物层,所述高分子聚化合物层覆盖于半导体晶片的上表面上或包覆 于半导体晶片,所述电极引脚由高分子聚化合物层内引出,所述高分子聚化 合物层由聚合树脂和掺杂于聚合树脂内的导电粒子构成。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金属散热层,所述金属散热层直接贴装于半导体晶 片的下表面上并相对于高分子聚化合物层呈裸露状态。
优选地,所述导电粒子为金、银、铜、铝、锌、铁、镍、石墨中的一种 粉末或颗粒。
优选地,所述导电粒子的材质为导电化合物。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聚合树脂会将分布在其里面的导电粒 子紧密的束缚在其结晶状的结构外,构成链状导电通路,在正常工作时,整 个肖特基元件处于低阻态;当线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流经肖特基元件上的 大电流所产生的热量会使聚合树脂融化,体积迅速膨胀增大,从而形成高阻 态,会使肖特基元件上流经的电流迅速减少,从而实现对整个线路的电流的 限制,即形成过流保护的功能;当故障排除后或者热量散发后,聚合树脂会 重新冷却结晶,体积收缩,进而再次恢复链状导电通路,以此实现自动恢复 或复原的功能;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 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恢复肖特基元件,它包括半导 体晶片1(即传统肖特基元件中形成了PN结的功能件)、电极引脚2和高分子 聚化合物层3;其中,高分子聚化合物层3覆盖于半导体晶片1的上表面上或 包覆于半导体晶片1,而电极引脚2则由高分子聚化合物层3内引出,高分子 聚化合物层1则由聚合树脂和掺杂于聚合树脂内的导电粒子构成。由此,在 正常情况下,聚合树脂会将分布在其里面的导电粒子紧密的束缚在其结晶状 的结构外,构成链状导电通路,再通过电极引脚2将肖特基元件连接于线路 或者装置内,以进行正常工作,此时整个肖特基元件处于低阻态,由于此时 流经肖特基元件上的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很小,不会改变聚合树脂的结构;当 线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流经肖特基元件上的大电流所产生的热量会使聚合 树脂融化,体积迅速膨胀增大,从而形成高阻态,会使肖特基元件上流经的 电流迅速减少,从而实现对整个线路的电流的限制,即形成过流保护的功能; 当故障排除后或者热量散发后,聚合树脂会重新冷却结晶,体积收缩,进而 再次恢复链状导电通路,以此实现自动恢复或复原的功能;基于此,整个肖 特基元件可避免出现更换维护,也避免了线路损坏后可能引起的持续性的循 环开闭状态,相对于传统肖特基元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丘振良,未经丘振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0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