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8838.4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中;黄毅;朱雁飞;黄俊;李刚;王浩;顾嫣;寇晓勇;范杰;李培楠;王旋东;刘喜东;蔡雯俊;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93;E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连接 土仓 正面土压力 监测主机 矩形盾构 平衡控制系统 矩形盾构机 土压力监测 补偿装置 对称分布 土体改良 推进油缸 注浆设备 螺旋机 土压力 土压 改良 土压力传感器 掘进过程 实时监测 协同控制 转速控制 装置配合 监测 注浆 平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土压力监测装置,包括与螺旋机通信连接的监测主机,以及与监测主体通信连接且对称分布于类矩形盾构机的土仓的顶部两侧、中部两侧和底部两侧的多对土压力传感器;土压补偿装置,包括设于土仓两侧的推进油缸,推进油缸与监测主机通信连接;土体改良装置,包括对称分布于土仓内的多个改良区域以及用于对多个改良区域分别进行注浆的注浆设备,注浆设备与监测主机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土压力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类矩形盾构机的土仓内的土压力值,根据监测到的实时土压力值利用土压补偿装置及土体改良装置配合螺旋机的转速控制对掘进过程中的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进行协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类矩形盾构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土压平衡盾构是在开挖面土仓及螺旋输送机内部充满的土砂所产生的压力与开挖面的土压保持平衡。施工中主要控制掘进千斤顶推力、掘进速度、刀盘扭矩和转速、螺旋输送机扭矩和转速以及闸门的开口度等技术参数,使之与开挖面的土压保持动态平衡。土压平衡盾构是以充满土仓内的刚开挖下来的土体对开挖面提供连续的支护,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是通过土仓内土体的压力传递来起到与外界水土压力相平衡的作用,土仓内的土体压力减小外界水土压力的压力梯度,于是开挖面在有压力的土体的直接支护以及土中渗漏力的减小的条件下得以稳定。
类矩形盾构因其断面空间利用率高,正逐渐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手段。但类矩形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与常规圆形盾构隧道相比较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例如大断面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的平衡控制,常规圆形盾构隧道施工的土压平衡控制方法难以满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大断面类矩形盾构开挖断面尺寸相对较大,土压平衡传导区域大;
2.类矩形盾构断面不规则,不同区域土压差异大,且相比圆形盾构无线性规律可循;
3.为保证类矩形盾构的全断面切削,一般均布置多个刀盘,为防止刀盘直接互相干扰或触碰,类矩形盾构土仓内搅拌棒布置受到局限,加剧了土压力控制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类矩形盾构土压力波动大、控制困难的难题的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实现了类矩形盾构土压平衡模式下的成功掘进与质量控制。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控制系统,包括:
土压力监测装置,包括与类矩形盾构机内部两侧的螺旋机通信连接的监测主机,以及对称分布于类矩形盾构机的土仓的顶部两侧、中部两侧和底部两侧的多对土压力传感器,所述监测主机内预设有控制参数,所述土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监测主体通信连接;
土压补偿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土仓两侧的推进油缸,所述推进油缸与所述监测主机通信连接;
土体改良装置,包括对称分布于土仓内的多个改良区域以及用于对多个所述改良区域分别进行注浆的注浆设备,所述注浆设备与所述监测主机通信连接。
所述类矩形盾构正面土压力平衡控制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监测主机内设有与所述土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的阈值比较模块和差值比较模块,所述控制参数包括设于所述阈值比较模块中的土压力的设定阈值和设于所述差值比较模块中的土压力的设定差值;所述设定阈值根据盾构土层、隧道埋深计算确定;对称分布于所述土仓顶部两侧的那一对土压力传感器在直线段盾构推进过程中的设定差值小于等于0.02MPa,在曲线段盾构推进过程中的设定差值小于等于0.05MPa;对称分布于所述土仓中部两侧的那一对土压力传感器在直线段盾构推进过程中的设定差值小于等于0.05MPa,在曲线段盾构推进过程中的设定差值小于等于0.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8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