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车用油箱通风系统及内燃机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8792.6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王志军;李春友;王洪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2 | 分类号: | B61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油箱 通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车用油箱通风系统及内燃机车。
背景技术
随着内燃机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内燃机车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内燃机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油箱,油箱上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使油箱内部和油箱外部连通,以将油箱内的气体排出。
现有的通气管防风效果较差,在风沙较大的环境下,风沙容易由通气管吹入油箱内,影响内燃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车用油箱通风系统及内燃机车,以提高内燃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燃机车用油箱通风系统,包括:
油箱;
通风管路,与所述油箱和大气连通,用于排出所述油箱内部的气体,所述通风管路的进气口与所述油箱的顶板连接,所述通风管路的出气口位于所述顶板的下部且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通风管路包括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竖向设置,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900毫米。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燃机车,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内燃机车用油箱通风系统。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内燃机车用油箱通风系统,通风管路的进气口与油箱的顶板连接,通风管路的出气口设置在第一管段的第一端并位于顶板的下部,由于竖向设置的第一管段长度大于或等于900毫米且出气口竖直向下设置,沙石很难在风力作用下沿第一管段向上移动900毫米的距离,因此沙石不会经过第一管段进入到油箱内,因此,提高了内燃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燃机车用油箱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油箱;102:通风管路;103:进气口;
104:顶板;105:出气口;106:第一管段;
107:第二管段;108:第一端口;109:第二端口;
110:箱体;111:回油孔;112:法兰座;
11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燃机车用油箱101通风系统,包括:油箱101;通风管路102,与所述油箱101和大气连通,用于排出所述油箱101内部的气体,所述通风管路102的进气口103与所述油箱101的顶板104连接,所述通风管路102的出气口105位于所述顶板104的下部且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通风管路102包括第一管段106,所述第一管段106竖向设置,所述出气口105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106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管段106的长度大于或等于900毫米。
本实施例中,通风管路102的进气口103与油箱101的顶板104连接,通风管路102的出气口105设置在第一管段106的第一端并位于顶板104的下部,由于竖向设置的第一管段106长度大于或等于900毫米且出气口105竖直向下设置,沙石很难在风力作用下沿第一管段106向上移动900毫米的距离,因此沙石不会经过第一管段106进入到油箱101内,因此,提高了内燃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通风管路102还包括第二管段107,所述第二管段107的第一端设有所述进气口103,所述第二管段107竖向设置,所述第二管段107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顶板104上部。由于第二管段107竖向设置且第二管段107的第二端位于顶板104上部,因此,油箱101中的油不易通过第二管段107,有效地防止了油箱101中的燃油由通风管路102溢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管段106的第二端设有第一端口108,所述第一端口108位于所述顶板104上部,所述第二管段107的第二端设有第二端口109,所述通风管路102还包括箱体110,所述箱体110设置在所述顶板104上,所述箱体110与所述顶板104构成密封腔体,所述第一端口108和第二端口109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由此,当油箱101中的燃油由第二端口109溢出后,会进入密封腔体内,由于第一端口108位于顶板104上部,因此密封腔体内的燃油不易由第一端口108进入第一管段106,由此可进一步防止油箱101中的燃油由通风管路102溢出。当然,第一管段106的第二端和第二管段107的第二端也可通过弯管连接,从而形成连续的管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管段107第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回油孔111。由此,由第二端口109溢出并进入密封腔体内的燃油能够通过回油孔111流回到油箱101中,从而方便了燃油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8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