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6-二氨基间苯二酚或其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4305.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平;胡国宜;郑建龙;徐正华;李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尚莱特医药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3/08 | 分类号: | C07C213/08;C07C215/8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245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苯二酚 硝基还原 二氨基 硝基间苯二酚 钯碳催化剂 碱性物质 脱氯 制备 催化剂 还原 工业化大生产 还原过程 碱性介质 中和脱氯 中性介质 最终产物 高纯度 氯化氢 水介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6‑二氨基间苯二酚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它是采用钯碳催化剂先在醇‑水介质中对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进行硝基还原,然后加入碱性物质进行脱氯还原,得到4,6‑二氨基间苯二酚或其盐。钯碳催化剂用量以钯计为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重量的0.01~0.1%。本发明先在中性介质中、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单独的硝基还原,然后再在碱性介质中、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脱氯还原,这样一方面能够中和脱氯还原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从而避免催化剂的中毒和流失,进而可以大大降低催化剂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而且还避免了碱性物质对硝基还原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最终产物的高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6-二氨基间苯二酚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简称PBO)被誉为21世纪的超级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4,6-二氨基间苯二酚则是合成PBO的关键中间体。
目前4,6-二氨基间苯二酚的合成路线主要有1,2,3-三氯苯路线、1,3-二氯苯路线、间苯二酚三磺化路线以及间苯二酚重氮偶合路线等。其中1,2,3-三氯苯路线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工业化生产高纯度4,6-二氨基间苯二酚的路线。1,2,3-三氯苯路线的最后一步即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催化加氢制得4,6-二氨基间苯二酚。
对于该步反应,现有文献公开的方法基本都是采用钯碳/铂碳催化剂或者改性的钯碳/铂碳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一步还原(如美国专利文献US4766244A/US5360932A/US5399768A、中国专利文献CN1450050A/CN1569813A/CN1762981A/CN101503363A/CN101503364A),由于该步还原包括硝基还原和脱氯还原,而脱氯还原过程会生成氯化氢,引起催化剂毒化,致使催化剂失活,因此,现有技术采用的贵金属钯/铂的量非常高,基本都在底物重量的0.5%左右,而美国专利文献US5360932A更是高达2%左右,从而导致该步反应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工业化大生产,最终影响到PBO的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获得高纯度产物的同时生产成本较低的4,6-二氨基间苯二酚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6-二氨基间苯二酚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它是采用钯碳催化剂先在醇-水介质中对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进行硝基还原,然后加入碱性物质进行脱氯还原,得到4,6-二氨基间苯二酚或者再经盐酸酸化得到4,6-二氨基间苯二酚二盐酸盐。
上述钯碳催化剂中的钯含量为1~10wt%,钯碳催化剂用量以钯计为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重量的0.01~0.1%,优选为0.04~0.06%。
上述硝基还原温度为30~40℃,压力为0.3~0.4MPa。
上述醇-水体系中的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或者异丙醇,优选为乙醇。
上述醇-水体系中的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1~1∶1,优选为4∶1~6∶1。
上述脱氯还原温度为60~70℃,压力为0.2~0.3MPa。
上述碱性物质为有机碱或者无机碱。
上述有机碱为甲胺、乙胺或者三乙胺,优选为甲胺。
上述无机碱为醋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者氨水,优选为氨水。
上述碱性物质的摩尔用量为2-氯-4,6-二硝基间苯二酚的0.1~1.0倍,优选为0.3~0.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尚莱特医药化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尚莱特医药化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4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