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斗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9749.3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林;于跃斌;刘海鹏;赵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7/00 | 分类号: | B61D7/00;B61F1/02;B61D7/16;B61H11/06;B6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李带娣 |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斗 | ||
1.一种漏斗车,包括车体(1)、底架(2)、转向架(3)、制动 系统、底门开闭机构(4),所述车体(1)包括两个端墙(20)及两侧 墙(1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0)的墙体和所述端墙(10)的墙 体均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中空结构的铝型材墙体单元,所述墙体单元包 括外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外墙板和所述内墙板围成所述中空结构;
所述底架(2)的中梁包括中梁本体(11)、护板(12),所述护板 (12)于所述中梁本体(11)上方形成分流物料的分流面,其特征在 于,所述中梁本体(11)的局部外表面被所述护板(12)覆盖,未被 所述护板(12)覆盖的外表面喷涂有耐腐蚀涂料层(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本体(11) 的顶面包覆于所述护板(12)围成的空腔内部,且所述护板(12)的 最大包覆宽度大于等于所述中梁本体(11)顶面的最大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中 梁本体(11)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支撑筋板(13),所述支撑筋板 (13)设置于所述护板(12)与所述中梁本体(11)围成的腔体内部, 且支撑于所述中梁本体(11)与所述护板(12)侧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2) 为V型结构,其两侧面形成分流物料的分流面,所述V型结构倒扣并 支撑于所述中梁本体(11)的上方,所述V型结构开口宽度大于等于 所述中梁本体(11)的最大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0) 的墙体单元均沿所述车体(1)纵向延伸,所述端墙(20)的墙体单元 均沿所述车体(1)横向延伸;所述墙体单元包括端部墙体单元和中间 墙体单元,所述端部墙体单元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周向闭合,且一侧具 有翼边,所述中间墙体单元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周向闭合,且上下两 侧具有翼边,相邻两墙体单元通过相应两翼边搭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墙体单元 的内墙板均为平面,相应所述翼边搭接配合处的内表面与各所述内墙 板共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钩连接 缓冲装置,用于相邻两车体的连接,所述车钩连接缓冲装置包括牵引 杆,所述牵引杆包括杆身(21)及其两端的端部(22);所述杆身(21) 的横截面为内壁各方向到其形心的距离大致相同的第一鼓形结构,所 述第一鼓形结构包括设于左、右的圆弧段(1b),设于上、下的水平段 (1a),从所述圆弧段(1b)到所述水平段(1a)依次连接有过渡直线 段(1c)、过渡圆弧段(1d)。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22) 与所述杆身(21)之间设置纵向贯通的减重孔;所述杆身(21)设有 上下贯通的工艺孔(211),所述工艺孔(211)的水平截面呈近似椭圆 形结构;端部(22)的左壁、右壁设有减重槽(22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门开闭机 构包括传动轴(41)、双联杠杆连杆机构以及转臂,所述双联杠杆连杆 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51)、第二连杆(452)、双联杠杆(453),所述 双联杠杆(45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41),两端部分别与所 述第一连杆(451)和所述第二连杆(45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 杆(451)和所述第二连杆(452)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底门 (44)铰接,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41)固接;
所述底门开闭机构还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连接杆(452)的两端部铰接 点连线与其传动中心之间的距离信号;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距离信号判断所述第二连接杆(452)两 端铰接点连线与其传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底门安全关闭数值范 围内,并以上述距离处于底门安全关闭数值范围之外为条件发出提示 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7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侧自卸推车
- 下一篇:一种位于高铁上的弹簧式紧急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