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菊花中吡虫啉和吡蚜酮残留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9415.6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群;谢文;蒋沁婷;李慧思;楼成杰;吴娟;黄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12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净化 色谱 质谱 质谱法 测定 菊花 中吡虫啉 吡蚜酮 残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花中吡虫啉和吡蚜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在线净 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对菊花中吡虫啉和吡蚜酮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为一种常用药材,收载于中国药典中,功能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同时 其也常用作饮品。吡虫啉和吡蚜酮是吡啶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能有效 防治菊花花期蚜虫的侵害,是有关部门向菊农推荐使用的有效防治蚜虫的农药;同时这两种 农药也就不可避免地在菊花上产生一定的残留。为有效控制菊花的质量,保障人身健康,非 常必要对吡虫啉和吡蚜酮在菊花上的残留量进行分析。
目前,涉及菊花中吡虫啉和吡蚜酮残留量测定的检测方法较少。盛静等通过液相色谱对 杭白菊中吡虫啉的残留量进行检测,从而对其残留进行动态研究;徐艳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亳菊中多菌灵、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量,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菊花中吡虫啉和吡蚜酮残留量的空白,特别是 采用在线净化的前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在线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准确、灵敏、简便的测定菊花中吡虫啉和吡蚜酮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在线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菊花中吡虫啉和吡蚜酮残留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试样处理:称取1.00g样品,置入50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约20mL水浸泡30min, 均质后加入20mL乙腈和约4g氯化钠,涡旋3min,离心,取上层溶液约1mL过膜,在线 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
2)净化:采用在线净化,条件为:
a)在线净化柱:Cyclone-P,50mm×0.5mm,60μm;
b)流动相:水+乙腈,梯度上样洗脱;
c)进样量:10μL。
3)测定: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其中:
液相色谱条件为:
a)色谱柱:C18,150mm×4.6mm(内径),5μm;
b)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
c)柱温:20℃。
质谱条件为:
a)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
b)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
c)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
d)电喷雾电压:3200V;
e)离子源温度:300℃;
f)鞘气压力:50Arb;
g)辅助气压力:20Arb;
h)毛细管温度:270℃;
i)碰撞气压力:1.5mTorr;
j)鞘气、辅助气均为高纯氮气;碰撞气为高纯氩气。
4)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5)结果计算和表述
按公式(1)计算试样中吡虫啉或吡蚜酮的残留量:
式中:
X—试样中吡虫啉或吡蚜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C—由标准工作曲线得到样液中吡虫啉或吡蚜酮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V—样液最终体积,单位为毫升;
m—最终样液所代表的试样量,单位为克。
作为优选,上述在线净化的流动相条件如表1:
表1在线净化的流动相条件
作为优选,上述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条件如表2:
表2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条件
作为优选,上述的多反应监测离子对条件表3:
表3多反应监测离子对和碰撞能量
其中,带“*”的为定量离子,其余为定性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