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窄型作业车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6333.6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成杰;郝明锐;李文军;马艳卫;韩霏;赵海兴;吉强;赵远;刘玉荣;王娜;王治伟;刘文涛;马凤苹;仇卫建;柳玉龙;年魁;丁仁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B60K17/10;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作业 | ||
1.一种煤矿井下窄型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翻斗(1)、前机架(2)、后机架(3)、驾驶室(4)、柴油发动机(5)、前轮(8、9)、后轮(10、11)、液压油箱(17)、补水箱(18)、空气滤清器(19)、燃油箱(22)、废气处理箱(23)和储气罐(24);前机架(2)的前部通过大臂(7)和倾翻油缸(12)与翻斗底座(6)铰接联接,翻斗底座(6)上设有翻斗(1);前机架(2)后侧设有前机架铰接座(28、29),后机架(3)前侧设有回转支撑(44),回转支撑(44)上设有铰接架(43),铰接架(43)上设有与前机架铰接座(28、29)连接的后机架铰接座(40、41),前机架(2)通过前机架铰接座(28、29)、后机架铰接座(40、41)以及转向油缸(13)联接到后机架(3);前机架(2)的下部为前驱动桥(47);后机架(3)的前上部设有驾驶室(4),后机架(3)的右后部为液压油箱(17)、补水箱(18)和空气滤清器(19),后机架(3)的左后部为燃油箱(22)、废气处理箱(23)和储气罐(24),后机架(3)的中部为减速箱(14)、传动轴(25)和分动箱(26),分动箱(26)与柴油发动机(5)联接;后机架(3)中部左右对称设有后轮(10、11);后机架(3)的下部为后驱动桥(50);柴油发动机(5)的后部为散热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窄型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柴油发动机(5)通过分动箱(26)把动力分别提供给行走泵(89)和工作泵(74);行走泵(89)通过液压管路把油液供给行走马达(90);行走马达(90)输出的动力再通过减速箱(14)和传动轴(25)传递给前驱动桥(47)和后驱动桥(50),前驱动桥(47)和后驱动桥(50)分别带动前轮(8、9)和后轮(10、11)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窄型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驾驶室(4)置于后机架(3)的前上部,并横向布置,驾驶室(4)中布置有仪表盘(65)可以显示车辆运行时的各项工作参数;通过转向器(64)控制转向油缸(13),实现车体的转向;通过脚踏板(73)控制该作业车的前进后退;通过油门控制杆(72)实现对油门的控制;通过制动手柄(71)实现车辆的制动;通过操作手柄(66)实现对举升油缸(30)、倾翻油缸(12)和侧卸油缸(15)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窄型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斗(1)呈三角形,翻斗(1)的两侧为侧板(53、54),底部为铲板(52),后部为后板(55);侧板(53、54)的底部分别设有连接座(56、57);翻斗底座(6)通过锁销(60、61)分别和连接座(56、57)联接;后板(55)的上部设有油缸座I(58),后板(55)通过油缸轴I(62)联接侧卸油缸(15);翻斗底座(6)的下部设有油缸座II(59),通过油缸轴II(63)联接侧卸油缸(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63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