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5153.6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1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毛恒;冯炜;何建国;吴小平;胡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架,包括:加强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左纵梁连接;所述加强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右纵梁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窗口设置在所述左纵梁上;所述第二转向窗口设置在所述右纵梁上;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向窗口上,所述转向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向窗口上;所述转向支座设置在所述加强横梁的一端上部;其中,通过在所述支座向设置转向液压缸,所述转向液压缸与所述转向机构连接,改变所述第一转向窗口及所述第二转向窗口的受力,避免所述第一转向窗口及所述第二转向窗口发生开裂;如此,在所述车架上增加加强横梁结构,使得转向窗口处的受力得到改变,根本上解决了转向窗口处开裂的问题,提高车架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
背景技术
在车辆工程技术领域,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因此,车架的性能越发重要。
目前,采用油气悬架的超重型越野车底盘的车架形式是采用普通的“Z”字形纵梁上平面加焊槽形副梁结构,这种车架形式具有结构简单、强度好、承载量大的特点,但该结构焊接量大,焊接变形大,影响车架性能。另外,车架转向窗口处转向支座受力较大,转向窗口处易发生开裂现象。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新型的车架结构,有效解决转向窗口处易发生开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架转向窗口处转向支座受力较大,导致转向窗口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架,所述车架包括;
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左纵梁连接;所述加强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右纵梁连接;
第一转向窗口,所述第一转向窗口设置在所述左纵梁上;
第二转向窗口,所述第二转向窗口设置在所述右纵梁上;
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向窗口上,所述转向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向窗口上;
转向支座,所述转向支座设置在所述加强横梁的一端上部;其中,
通过在所述转向支座上设置转向液压缸,所述转向液压缸与所述转向机构连接,改变所述第一转向窗口及所述第二转向窗口的受力,避免所述第一转向窗口及所述第二转向窗口发生开裂。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座、第二横梁座及横梁管;其中,
所述加强横梁通过第一横梁座与所述左纵梁连接;
所述加强横梁通过第二横梁座与所述右纵梁连接;
所述转向支座设置在所述横梁管的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纵梁包括:第一主梁、第一Z形副梁、第一槽形加强梁、第一上加强板及第一下加强板;其中,
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的一侧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Z形副梁连接;
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的另一侧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上加强板及所述第一下加强板连接;
所述第一主梁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槽形加强梁连接;
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为Z形结构,所述第一主梁的另一端为槽形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右纵梁包括:第二主梁、第二Z形副梁、第二槽形加强梁、第二上加强板及第二下加强板;其中,
所述第二主梁的一端的一侧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二Z形副梁连接;
所述第二主梁的一端的另一侧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二上加强板及所述第二下加强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5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舱盖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环保防滑汽车方向盘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