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树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3315.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9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山市叁陆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刘世昌 |
地址: | 678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树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古树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关于茶叶的品种以及制作方法各异,古树茶作为的 传统做法一般都是鲜叶经过萎凋、杀青、晒干的工序或低温烘干的工序制作生 茶,在制作熟茶时一般经过晒青、失水、渥堆、强制发酵的工序,制茶程序漫 长,一般需等待近50天,容易导致茶鲜叶中的干物质大量减少,甚至受损或变 质,如茶鲜叶中的氨基酸、多糖、有机酸、类脂类、色素和维生素等,从而影 响了茶叶的品质和功能。同时由于没有经过分选,制作出来的茶叶含有一些杂 质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树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初制工序和精制工序, 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制工序包括以下步骤:萎凋工序、闷制工序、揉捻工序、 解块工序和装箱发酵工序、烘干工序、摊晾工序和装箱工序。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萎凋工序为自然萎凋和/或加温萎凋,其 中的所述的自然萎凋包括阳光萎凋和室内晾青,所述的加温萎凋是在萎凋槽中 人工加温进行萎凋。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加温萎凋为将新鲜茶叶直接置于萎凋槽, 调整所述萎凋槽内所述新鲜茶叶鲜叶厚度为约20cm,温度控制在30-35度之间, 时间控制在3至4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萎凋工序中,控制新鲜茶叶的失水率达 50%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闷制工序包括干闷或湿闷的方式,所述 的干闷的方式是用于面布将萎凋工序后的茶叶包好,静置室内,控制时长为30 分钟,湿闷是保持萎凋后的茶叶湿度在50-55%,时长为13-14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箱发酵工序控制发酵温度在30-35度, 发酵湿度在60%-80%,发酵时间在5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烘干程序包括头次烘干工序和二次烘干 工序,所述头次烘干工序将烘干温度设置在140度,烘干机转速在500-550转, 控制茶叶失水率在60-80%;所述的二次烘干工序控制烘干温度在120度,烘干 机转速450转左右,控制茶叶含水量到8-10%;所述的头次烘干工序序和所述二 次烘干工序之间还间隔有一次摊晾工序,该摊晾工序控制茶叶摊晾厚度在15cm 左右,摊晾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摊晾工序控制茶叶摊晾厚度在15cm左右, 摊晾时间控制在1-2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精制工序在所述初制工序结束后十天进 行,具体包括分筛工艺、分级捡剔工艺、风选工艺、打堆工艺、烘干工艺、摊 晾工艺和装箱工艺。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烘干工艺中,将将温度控制在120度, 控制时长,控制含水量到6%。
本发明在传统茶叶的制作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了古树茶的制作工艺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古树茶的制作方法,分为初制工序和精制工序,其中的初 制工序具有如下步骤:
1、萎凋工序,将采摘后的新鲜茶叶采用自然萎凋和/或加温萎凋的方式进 行初制加工;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采取自然萎凋或加温萎凋的方式,其中自然萎凋 可分为阳光萎凋和室内晾青的方式,阳光萎凋工序可根据阳光强度确定萎凋时 间和倒青次数,室内晾青为每水筛2-2.5公斤青叶,自然晾青6-10小时。萎凋 工序中的加温萎凋是将采摘后的新鲜茶叶直接置于萎凋槽,调整萎凋槽内鲜叶 厚度为20cm左右,温度控制在30-35度之间,时间控制在3-4小时。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采取自然萎凋和加温萎凋相配合的方式, 萎凋工序中,无论是采取自然萎凋还是加温萎凋,或两者结合的方式皆可,通 过调整萎凋的时间、温度等因素,控制新鲜茶叶在萎凋工序中失水率达50%以上。
2、闷制工序,采用干闷或湿闷的方式进行闷制,其中干闷是将萎凋后的茶 叶用干面布包好,静置室内,时长为30分钟左右;湿闷是保持萎凋后的茶叶湿 度在50-55%,时长为13-14小时。
3、揉捻工序,揉捻时长为20-30分钟;
4、解块工序,将揪解的茶叶分开,快速降低其温度,避免产生闷酸;
5、装箱发酵工序,控制发酵温度在30-35度,发酵湿度在60%-80%,发酵 时间在5小时左右。发酵工序中控制茶叶发酵度在6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山市叁陆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保山市叁陆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3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食养胃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芝麻大豆油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