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1527.7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3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东;于德洋;盛晓亮;扈亦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偏转 角度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杆,第一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在使用时各自分别可拆卸地枢接于飞机转动翼面固定侧和飞机舵面上,第一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彼此连接,且在使用时远离飞机转动翼面;第一、第二和第三角度测量装置,第一、第二和第三角度测量装置各自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处,以分别检测第一连杆与飞机转动翼面固定侧形成的第一夹角、第二连杆与飞机舵面形成的第二夹角和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方法。本发明能够测定水平舵面到垂直舵面范围内各角度翼位置的舵面转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舵面角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转动翼面包括飞机转动翼面固定侧和可绕所述飞机转动翼面固定侧转动的飞机舵面。由于在实际飞行过程中,舵面实际的翻转角度与设定角度之间的误差,直接影响了飞机的飞行姿态,所以,飞机飞行前进行舵面实际工作时的偏转角度的测量对于保证飞行过程中飞机的运动姿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用途的飞机不断发展,舵面角度测量的工作量日益增加、测量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舵面转动角度的测量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目前常用的飞机舵面角度测量方法有三种:(1)人工标定,工人通过测量翼面各段弦长及转动后基准面与转动面之间距离,根据余弦定理,求得舵面偏转角度,从而进行标定,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各个位置上不同方向的舵面偏转角度,但是测量误差大,工作量多;(2)光栅测量,通过干涉原理,进行舵面偏转角度测量,从而进行标定,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各个位置上不同方向的舵面偏转角度,测量准确,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准确指导舵面转动轴的位置,才能测量,而飞机在试飞前进行舵面标定时,是无法确定轴的准确位置的;(3)倾角传感器测量,专利号为CN202274872U的专利给出了利用倾角传感器进行舵面角度测量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只能针对水平舵面标定,飞机尾部有垂直舵面,这种方法即无法标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装置,本发明采用四连杆结构,巧妙地解决了地解决了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工作量大、误差大等问题。
本发明再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四连杆结构原理,巧妙地解决了地解决了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工作量大、误差大等问题,同时能够解决水平舵面到垂直舵面范围内各角度翼位置的舵面转角的测定。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在使用时各自分别可拆卸地枢接于所述飞机转动翼面固定侧和飞机舵面上,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彼此连接,且在使用时远离飞机转动翼面;
第一、第二和第三角度测量装置,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角度测量装置各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处,以分别检测所述第一连杆与飞机转动翼面固定侧形成的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连杆与飞机舵面形成的第二夹角和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值。
优选的是,所述的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一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座各自分别作为所述飞机转动翼面固定侧和飞机舵面的延伸,供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座背离飞机转动翼面的一侧。
较优选的是,所述的飞机舵面偏转角度测量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1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