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路侧停车收费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01218.X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9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贝贝;王振华;荆长林;万蔚;王保菊;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陈琳琳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卫星 定位 停车 收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路侧停车收费系统,属于城市交通信息服 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汽车保有量逐年迅 速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停车,尤其是路侧停车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越来越高的 压力。目前主要的路侧停车收费方式有人工纸票方式、Pos发卡方式、Pos视频识别 方式,和地磁线圈检测器、咪表、射频识别、停车收费App等方式。
目前,大多数城市路侧停车仍采用人工收费的形式。虽然该方式成本较低,但 是由于采用现金收费,易产生乱收费、费用流向不明确的问题,并且收费效率较低。
Pos发卡方式采用Pos机自动计费,通过现金或者一卡通进行缴费,但是目前普 及率较低。Pos视频识别,同样采用自动计费方式,但是进出场需要人员进行手动拍 摄,效率也比较低。
地磁检测器计时标准,可以精确到秒,可以有效杜绝停车管理员随意计时收费。 然而,该方式需要对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设备会受到环境和天气影响, 更换电池与重新安装也存在工程实施难度。
咪表使用刷卡或者投币的方式购买时长,在国内五十多个城市曾经使用,但由 于逃费现象严重,在部分地区,甚至被恶意破坏,逃费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没有得 到长足的发展。
射频识别采用RFID识别技术,可以和ETC系统结合,但是适用于有出入口的 封闭车场,不适用于开放的路侧停车场景,另外,射频的方向指向性强,对路侧布 点较多,且工程量繁杂,施工难度高。总之,上述停车收费方案在基础建设、维护 成本、稽查成本、缴费效率等方面都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
而随着我国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北斗卫星的定位精度不断提高,水平定位精 度已达到米级;而随着各地差分增强基站的建成,其定位精度更是可达到亚米级。 因此,基于车辆位置的驾驶行为分析将越发精确,用于路侧停车也可成为现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路 侧停车收费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路侧停车收费系统, 所述系统包含:
北斗车载智能终端(Onboardunit,中文名称为车载单元或车载智能终端),用于 实时解算车辆当前位置,并根据与路侧停车位电子地图相对关系,判断车辆所处状 态,并依照一定的费率计算停车费用,进而完成扣费,其中所述的状态包括:停车 状态、停车姿态和驶离状态;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并上报如下几种情况:无OBU、OBU故障、OBU拆卸, 进而保障收费顺利实施;
结算处理模块,用于负责统计结算。
可选的,上述的路侧停车收费系统还包含:
摄像头,用于对路侧停车的车辆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照片传输至检测模块,进 而判断车载终端的各种情况;
基于RFID的通信模块,用于与北斗车载智能终端进行通信,从而获取北斗车载 智能终端发出的各种异常信息,若北斗车载智能终端无信息响应,也即可判断车辆 未装北斗车载智能OBU。
上述北斗车载智能终端进一步包含:
停车状态判断子模块,用于通过车辆自身位置点的特征与熄火状态判断路侧停 车位和禁停区域的停车状态;
停车姿态判断子模块,用于停车姿态的判断,并结合位置点信息和电子罗盘信 息的停车姿态判断识别违规停车行为;
驶离状态判断子模块,用于车辆驶离状态的判断,结合位置点行为分析和汽车 用电源ACC状态判断,过滤环境因素导致的位置漂移问题,进而判断车辆是否属于 驶离状态。
上述停车状态判断子模块进一步包含:
第一计算处理子模块,实时获取北斗定位信息进而进行停车状态判断和禁止停 车判断;其中当进入禁停区域后,累计出现n次速度小于Vslow,则视车辆低速行驶, 若设定区域内无电子车位,则进入非停车位停车状态判断;其中,n为设定的低速行 驶判断最小次数,Vslow表示设定的低速行驶速度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1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路景分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记录学生作息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