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0664.9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石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35/14;C04B35/18;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姜谧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材 面蜂孔 双层 再生 材料 | ||
1.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
第一层的密度为0.2~1.2t/m3,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花岗岩粉料50~70%、第一固溶剂25~45%和膨化剂5~10%,其中第一固溶剂由质量比为2∶0.5~1.5的低温砂和长石粉组成,膨化剂由质量比为4~6∶4~6∶2~3∶2~3∶1的膨润土、重质碳酸钙、硅微粉、白云石和碳化硅粉组成;
第二层的密度为2.0~2.5t/m3,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花岗岩粉料35~50%、第二固溶剂45~60%和陶瓷用无机色料1~2%,上述花岗岩粉料、第二固溶剂和陶瓷用无机色料的总和为100%,其中第二固溶剂由质量比为1∶2~4的粘土和长石粉组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第一层所用的物料,包括如下步骤:
a、按重量百分比和质量比称取第一层所涉及的各组分;
b、将花岗岩粉料经干燥后球磨至260~300目,备用;
c、将低温砂和长石粉混合后经干燥再球磨均匀至260~300目,配制成第一固溶剂,备用;
d、将膨润土、重质碳酸钙、硅微粉、白云石和碳化硅粉混合后经干燥再球磨均匀至260~300目,配制成膨化剂,备用;
e、将步骤b、c和d的物料混合均匀后,通过干法造粒系统制得湿度5~9%、粒度为40~80目的原料粉;
f、将步骤e制得的原料粉经陈腐,以达到湿度均匀,即得第一层所用的物料;
(2)制备第二层所用的物料,包括如下步骤:
a、按重量百分比和质量比称取第二层所涉及的各组分;
b、将花岗岩粉料、粘土和长石粉经干燥和混合球磨造粒后,得到湿度10~13%,粒度为10~20目的粉体,经陈腐以达到湿度均匀,再加入粒度12~16目的陶瓷用无机色料,即得第二层所用的物料;
(3)在模具内,先在底层均匀的铺上第二层所用的物料至所需厚度,再铺上第一层所用的物料至所需的厚度,进而置于窑炉内烧结,得到所述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窑炉余热用于上述步骤(1)和(2)中各物料的干燥,其中,烧结过程为:于2.0~2.6h匀速升温至750~830℃,再于750~830℃保温0.4~0.6h,接着于2.0~2.6h匀速升温至1130~1200℃,再于1130~1200℃保温14.0~16.0h,最后随炉冷却即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密度为0.6~1.2t/m3,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花岗岩粉料60~70%、第一固溶剂25~34.9%和膨化剂5~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的密度为0.2~0.55t/m3,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花岗岩粉料50~59.9%、第一固溶剂35~45%和膨化剂5~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过程为:于2.2h匀速升温至760℃,再于760℃保温0.4h,接着于2.2h匀速升温至1130~1200℃,再于1130~1200℃保温14.5h,最后随炉冷却即成。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溶剂中低温砂和长石粉的质量比为2∶1。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化剂中膨润土、重质碳酸钙、硅微粉、白云石和碳化硅粉的质量比为6∶6∶3∶3∶1。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化剂中膨润土、重质碳酸钙、硅微粉、白云石和碳化硅粉的质量比为4∶4∶2∶2∶1。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石材面蜂孔双层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溶剂中粘土和长石粉的质量比为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石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石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06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