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马铃薯抵抗病虫害能力的水溶肥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6984.8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金政辉;张亚会;徐为宁;陈俊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C05G3/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崇鑫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马铃薯 抵抗 病虫害 能力 水溶肥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马铃薯抵抗病虫害能力的水 溶肥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马铃薯栽培过 程中常受到各种危害,其中马铃薯晚疫病和地下害虫是危害马铃薯的最严重的 病虫害,在世界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
外源茉莉酸作为激发子提高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表现在:外源茉莉酸 能够增强马铃薯叶片中抗性相关酶的活性;外源茉莉酸可以使叶片中苯丙氨酸 解氨酶活性显著增加,因此茉莉酸作为信号分子启动了植株防御酶活性来抵抗 病原菌的入侵;外源茉莉酸诱导马铃薯细胞壁加厚,这有利于抵抗晚疫病菌菌 丝体的入侵;外源茉莉酸改变了马铃薯叶片中部分蛋白质的组成。在马铃薯的 不同生长时期喷施,提高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地下害虫取食马铃薯块茎,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在生产中, 现有对马铃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捕杀, 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国家命令禁止使用具有毒副作用的化学药品。因此 从化学生态方面入手,利用外源植物信号物质诱导启动植物自我防御机制,开 辟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新的技术途径是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
植物在受到机械损伤、外源物质、昆虫取食、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因子胁迫 时,诱导植物体内自身产生一系列的反应,能够改变、增加或减少特定挥发性 气体物质,对昆虫的嗅觉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抗虫性。茉莉酸是一种植 物内源生长调节素,广泛的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植物体内诱导防御基因表达 的主要信号物质,在植物受到损伤或昆虫取食时,其体内茉莉酸含量迅速上升, 诱导植物防御基因信号表达,改变体内营养物质的含量、产生有毒物质和释放 具有特异性的挥发性气体物质驱避或者拒绝植食性昆虫的取食等行为,形成一 定的抗性。外源茉莉酸应用于植物虫害的防治中,与植食性昆虫取食及其他伤 害诱导植物形成抗性一致,能够诱导寄主植物产生多途径自我防御反应。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马铃薯抵抗病虫害 能力的水溶肥及其使用方法,能提高马铃薯抗病虫害能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进行合理配比,通过添加硼、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和 氮磷钾配合,再加入聚谷氨酸增效剂、茉莉酸调节剂,满足植株及地域环境的 需要,优化生态环境。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马铃薯抵抗病虫害能力的水溶肥,其原料按重量百 分比包括:硝酸铵18-22%,氯化钾8-9%,磷酸一铵8-10%,硝酸钾45-55%, 氯化铵5-7%,磷酸二氢钾2-3%,五水硼砂1.4-2%,螯合锌0.2-0.4%,螯合铁 0.2-0.4%,螯合铜0.2-0.3%,γ聚谷氨酸0.3-0.5%,茉莉酸0.5-1.5%,吐温1-2%, 复硝酚钠0.3-1.5%,辅料0.7-0.9%。
优选地,辅料包括:柠檬酸钾缓冲剂、聚丙烯酸钠和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
优选地,辅料按重量份包括:柠檬酸钾缓冲剂10-15份、聚丙烯酸钠2-5份, 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3-6份。
优选地,硝酸铵、磷酸一铵、硝酸钾和氯化铵的重量比为19-21:8.5-9.5: 48-52:5.5-6.5。
优选地,氯化钾、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重量比为8.3-8.7:48-52:2.2-2.5。
优选地,磷酸一铵和磷酸二氢钾的重量比为8.5-9.5:2.2-2.5。
优选地,五水硼砂、螯合锌、螯合铁和螯合铜的重量比为1.6-1.8:0.25-0.35: 0.25-0.35:0.22-0.28。
优选地,γ聚谷氨酸、茉莉酸、吐温和复硝酚钠的重量比为0.35-0.45:0.8-1.2: 1.5-1.8:0.35-1.05。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硝酸铵19-21%,氯化钾8.3-8.7%,磷 酸一铵8.5-9.5%,硝酸钾48-52%,氯化铵5.5-6.5%,磷酸二氢钾2.2-2.5%,五 水硼砂1.6-1.8%,螯合锌0.25-0.35%,螯合铁0.25-0.35%,螯合铜0.22-0.28%, γ聚谷氨酸0.35-0.45%,茉莉酸0.8-1.2%,吐温1.5-1.8%,复硝酚钠0.3-1.5%, 辅料0.75-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