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6351.7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思聪;李钰怀;刘巨江;练海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可变 气门 系统 汽车 | ||
1.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包括驱动摆臂(10)、凸轮轴(50)及 气门机构(60),所述气门机构(60)包括滚子摇臂(61)及与滚子摇臂(61) 相连的气门(62),所述驱动摆臂(10)具有驱动面(13),所述驱动面(13) 与所述滚子摇臂(61)接触以驱动所述气门(62)做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还包括中间轴(40)、调节块(20)及调节摆臂(30), 所述驱动摆臂(10)、所述调节块(20)和所述调节摆臂(30)套设于所述中 间轴(40)上并且各自均可绕所述中间轴(40)摆动,所述驱动摆臂(10) 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2),所述调节块(2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22),所述 调节摆臂(30)上设有第三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12)、所述第二 连接部(22)和所述第三连接部(32)沿所述中间轴(40)的圆周方向排列, 所述第二连接部(2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2) 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 三连接部(32)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2)之间 接触形成螺旋面,所述调节块(20)还可沿所述中间轴(40)的轴向滑动, 所述凸轮轴(50)与所述调节摆臂(30)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连接部(22)的第一端(22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第二端 (222)的宽度,所述第三连接部(32)的第一端(3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 三连接部(32)的第二端(322)的宽度,所述第二连接部(22)及所述第三 连接部(32)相接触部分的边缘均为螺旋线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2)之间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面(71),所述 第一接触面(71)为螺旋面,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 之间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面(72),所述第二接触面(72)为与所述中间轴(40) 的轴线平行的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 摆臂(30)上设有滚轮(33),所述凸轮轴(50)上设有凸轮(51),所述凸 轮(51)与所述滚轮(51)形成滚动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摆臂(10)上设有两个第一圆环(11),所述调节块(20)上设有两个第二圆 环(21),所述调节摆臂(30)上设有两个第三圆环(31),所述第一连接部 (12)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一圆环(1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22)连接在 所述两个第二圆环(21)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部(32)连接在所述两个第三 圆环(31)之间,所述驱动摆臂(10)通过所述两个第一圆环(11)套设于 所述中间轴(40)上,所述调节块(20)通过所述两个第二圆环(21)套设 于所述中间轴(40)上,所述调节摆臂(30)通过所述两个第三圆环(31) 套设于所述中间轴(40)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 一圆环(11)上连接有一个所述驱动面(13),所述气门机构(60)的数量为 两个,每一个所述驱动面(13)与一个所述气门机构(60)相对应设置并构 成一套气门调节装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 间轴(40)上,所述两个第一圆环(11)位于所述两个第二圆环(21)之间, 所述两个第三圆环(31)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圆环(11)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 轴(40)包括中间段(41)和位于所述中间段(41)两端的两个滑动段(42), 所述中间段(41)的直径小于所述滑动段(42)的直径,所述两个第二圆环 (21)分别套设在所述两个滑动段(42)上并可在所述两个滑动段(42)上 滑动,所述两个第一圆环(11)和所述两个第三圆环(31)均套设在所述中 间段(4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3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报警的车用滤清装置
- 下一篇:排气涡轮增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