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周界入侵振动光纤报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4205.0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李樊;崔中伟;徐学民;王治;曹伟涛;李金波;梁旭;戴江威;夏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6 | 分类号: | G08B13/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周界 入侵 振动 光纤 报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周界入侵振动光纤报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监控中心的数据处理器获取前端探测设备采集的探测样本数据;根据所述探测样本数据和预设报警阈值进行报警状态判断,以根据所述报警状态的判断结果获取第一报警信息样本;根据所述第一报警信息样本和所述最终报警信息样本确定报警数据训练样本;利用所述报警数据训练样本通过预设机器学习方法训练报警分类器;以利用所述报警分类器获取所述当前铁路周界的最终报警信息。本发明可靠性高,在报警判断过程中综合考虑了风速、雨量、雪深等天气因素,过滤由于极端天气因素产生的监测数据,可有效降低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有效降低错误报警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周界防护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周界入侵振动光纤报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周界是指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电子防护的铁路(含车站等重要场所)封闭区域边界。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对非法侵入铁路周界的行为进行监测(阻拦),并产生报警信息的系统,可对铁路周界的安全防护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现有的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主要由现场设备、监控中心和路局监测平台三级架构组成。其中,现场设备又包括前端探测设备、前端处理设备和前端声光报警设备,而振动光纤探测设备作为前端探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通过监测入侵行为引起的感应光纤振动来发出入侵报警信号的设备。现有的振动光纤探测设备主要由感应光纤、感应光纤接入模块、光电转换单元等构成,其通过振动光纤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
现有的铁路周界入侵报警方案易受很多客观条件,例如防区恶劣的气候,风速、雨量、雪深等天气因素以及小动物侵扰等的影响,导致误报警的概率升高。因此,现有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在收到报警信息后,还需要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复核报警信息真实性,对错误报警进行解除,对正确报警依据警情严重程度组织警力实施现场干预。这就使得系统的防范效果较大程度地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导致系统的可靠性低、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铁路周界入侵振动光纤报警方法,该方法包括:
监控中心的数据处理器获取前端探测设备采集的探测样本数据,所述前端探测设备位于所述铁路周界的预设范围内;
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探测样本数据和预设报警阈值进行报警状态判断,以根据所述报警状态的判断结果获取第一报警信息样本;
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报警信息样本以及该第一报警信息样本的核实情况确定最终报警信息样本,以根据所述第一报警信息样本和所述最终报警信息样本确定报警数据训练样本;
所述数据处理器利用所述报警数据训练样本通过预设机器学习方法训练报警分类器;
所述数据处理器获取所述前端探测设备采集的当前铁路周界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和所述预设报警阈值进行报警状态判断,以根据所述报警状态的判断结果获取第一报警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器利用所述报警分类器对所述第一报警信息进行分类,以获取所述当前铁路周界的最终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监控中心的数据处理器获取前端探测设备采集的探测样本数据,包括:
所述监控中心的数据处理器获取振动光纤探测设备采集的光纤探测样本数据和天气环境传感器采集的天气环境样本数据,所述天气环境传感器位于所述铁路周界的预设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监控中心的数据处理器获取振动光纤探测设备采集的光纤探测样本数据和天气环境传感器采集的天气环境样本数据,包括:
所述监控中心的数据处理器获取风速传感器采集的风速数据、降雨量传感器采集的降雨量数据以及雪深传感器采集的雪深数据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振动光纤探测设备采集的光纤探测样本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4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人室内摔倒求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防盗型光伏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