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预防桥头跳车的桥台结构及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1519.5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3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蕊;邹道光;裴建中;朱红斌;张久鹏;崔节雪;石志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9/04;E01D21/00;E01D2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桥头 桥台 结构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消除桥头跳车的桥台结构及 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的速度突飞猛进,到2014年,我国高速公路 通车里程达到了11.195万公里,然而在公路运营的实际情况中也出现了许多病 害现象,桥头跳车就是较为普遍的问题,桥头桥台位于桥梁两端,用于支承 桥梁上部结构并和路堤相衔接,通常桥台是由水平安装的台帽和竖直安装在台 帽一端的背墙组成,在台帽上通过钢筋混凝土摆柱式支座支撑桥梁。
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 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 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 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 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 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钢筋混凝土摆柱式支 座上的桥梁与背墙出现高度差,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
桥头产生跳车不但直接影响车辆的通行能力,也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 性,桥头跳车还会使得所运输的物品产生损毁,因此,探讨桥头跳车现象,对 此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维修方案,具有很大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桥台涉及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沉降差 异,方便调整背墙和桥梁高度,防治桥头跳车的桥台结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上述桥台设计相适应的防治桥头跳车的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可预防桥头跳车的桥台结构,包括台帽和背墙,背墙设置在台帽 的一端并且与台帽垂直,在台帽的中部加工有井洞,井洞的底部呈圆锥形结构, 在井洞的底部填装有沙子,在沙子上方设置有支撑桥梁的摆柱式支座,支座的 侧部与井洞的内壁之间的填充有弹性填充层,井洞的底部加工有排沙口,在排 沙口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排沙管,在排沙管的管口设置有堵头,在背墙的顶部 层叠设置有调节板。
上述排沙管的中心轴与井洞的中心轴之间形成20~60°的夹角。
上述排沙管是由钢管与玻璃管套接而成,玻璃管在钢管的内部。
上述调节板是5~10层,每个调节板的厚度是3~5cm。
上述摆柱式支座是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上弧形板、混凝土柱、 下弧形板、下垫板以及支撑垫石组成,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的外壁呈弧形并且 关于混凝土柱对称设置,支撑垫石的直径与井洞的内径相同。
本发明预防桥头跳车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摆柱式支座安装在井洞的沙子上调整水平后,用弹性填充层将其侧壁 与井洞之间的空隙填充,摆柱式支座的顶部超出井洞的高程是20~40cm,调整调 节板的叠放个数,保证调节板的顶部与摆柱式支座顶部的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
(2)当调节板顶部与桥梁不在同一水平面,桥头出现差异沉降时,抽减调 节板,同时松开堵头,沙子通过排沙管流出,控制沙子流速为0.1~0.5L/min, 通过降低井洞内沙层的高程来降低摆柱式支座的高度,并且保证摆柱式支座的 下降高度与调节板的减少厚度相等,消除桥头差异沉降,防止桥头跳车。
本发明的可预防桥头跳车的桥台结构,将传统的桥台台帽结构进行了改变, 利用沙子的流动性,降低摆柱式支座的高度,并通过增减调节板调整背墙的高 度,即通过调节支座的高度及桥台背墙的高程来实现桥面的均匀沉降,消除桥 头差异沉降,能方便的消除因桥头路堤沉降带来的跳车现象,结构设计简单, 且方便调节,而且本发明的方法不影响桥梁原有的使用功能,不仅可用于市政 公路新旧桥梁结构,还可用于轨道交通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桥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摆柱式支座7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排沙管1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1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