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伸缩式脚踏板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9820.2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朋;望雄波;戴礼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薛峰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脚踏板 结构 使用 车辆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9月6日、申请号为201210326290.X、题为“一种伸缩式脚踏板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车辆驾驶者的脚踏板的改进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伸缩式脚踏板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尤其是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车体宽度都比较小,而脚踏板的宽度又小于车体的宽度。过小宽度的脚踏板造成骑乘时的双脚不舒服(双脚间距通常在180mm左右),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舒适性的需要。若加大脚踏板的宽度,又造成车辆难以推入房间或存入车库,影响其存放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式脚踏板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在保持车辆便利性的同时满足人们对骑乘舒适性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伸缩式脚踏板结构,包括:
脚踏板;
所述脚踏板由左踏板和右踏板组成;
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车体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在脚踏板所在的平面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伸缩式脚踏板结构,还包括:
防护板;
所述防护板置于所述脚踏板或/和所述转轴之上,用于保护所述脚踏板或/和所述转轴。
优选地,所述的伸缩式脚踏板结构,还包括:
同步机构;
所述同步机构设置于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以转轴为中心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同步机构为左踏板和右踏板之间设置的相互啮合的轮齿或者相互摩擦的摩擦条。
优选地,所述的伸缩式脚踏板结构,还包括:
凹槽结构;
所述凹槽结构由分别设置于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上的凹槽组成,用于驱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以转轴为中心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伸缩式脚踏板结构,还包括:
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左踏板或/和右踏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左踏板或/和右踏板以转轴为中心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扭簧;
伸杆;
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的内侧壁设有滑道,所述伸杆包括左伸杆和右伸杆,所述左伸杆和右伸杆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
其中,两固定端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两自由端分别伸入滑道内。
优选地,所述两自由端为与滑道相配合的转轮。
优选地,所述滑道包括:
卡窝;
与卡窝相连的内曲段;
与内曲段相连的平直段;以及
与平直段相连的卡块;
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上的两个平直段用于脚踏板收缩时,将自由端平滑的过渡到两个内曲段内;
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上的两个内曲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用于增加收纳的伸杆的长度;
所述卡窝和卡块分别用于缩进时和伸展时卡住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的伸缩式脚踏板结构,还包括:
收缩锁止装置,所述收缩锁止装置与所述左踏板或/和右踏板相连,用于阻止所述左踏板或/和右踏板以转轴为中心转动。
优选地,所述收缩锁止装置为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踏板或/和右踏板上的卡槽,以及
与所述卡槽相配合,设置在车体上的卡柱。
优选地,所述收缩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左踏板或/和右踏板上的卡槽;
支架;以及
卡条;
其中,所述支架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贯通孔;
其中,所述卡条上表面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柱,另一端设有连接柱;
所述连接柱通过贯通孔与支架相连,所述连接柱上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扭簧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扭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装配有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伸缩式脚踏板结构。
优选地,所述车辆为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脚踏板由左踏板和右踏板组成,左踏板和右踏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车体相连接。在存放车辆时,可以将左踏板和右踏板转动从而收缩至车体宽度范围内,便于将车辆推入房间或存入车库;在骑乘时,将左踏板和右踏板转动从而伸出车体,从而使双脚间的距离加大,增加人们骑乘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9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