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式车载静中通天线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1153.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亭军;梁静娴;刘羽;李春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02 | 分类号: | H01Q3/02;H01Q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张瑜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车载 通天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车载静中通天线控制 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的车载静中通天线控制器产品存在以下缺点:(1)采用独立 式设计,人机交互和控制天线运动集成于一个控制器上,导致控制器笨重,不 易搬运及安装;(2)车外的多个电机和多个传感器均要与车体内控制器之间进 行连接,导致连线多,必须在车顶打一个大洞才能进行车内外连接,造成安装 困难并且过多的走线很容易产生信号干扰,造成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一旦天线 出现故障维修困难,成本高;(3)只用单独的电子罗盘作为天线的方位传感器, 当天线在地磁环境复杂的环境中,电子罗盘将失向,天线不能对上卫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式车载静中通天线控制器,简化了车内外连接,车内 外只需要两根线进行连接,并加装了双GPS定位定向仪,使天线在复杂地磁环 境中正常使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离式车载静中通天线控制器,其包括:车内终端控制器和天线底座 控制器;车内终端控制器安装在车体内部机柜上,天线底座控制器安装在车外 的天线转台内;
车内终端控制器和天线底座控制器通过中频接收线与级联线连接;级联线 包括:CAN通信线、RS232通信线和电源线;
天线底座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线接收车内终端控制器的指令信息,并根据 该指令信息控制天线作出相应动作,同时天线底座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线将天 线角度和天线故障部位信息发送至车内终端控制器;
其中,天线底座控制器获得天线角度的内容如下:
天线LNB接收卫星信号强度模拟量信号,并通过中频接收线发送至车内终 端控制器内的信标机,信标机将模拟量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后,再通过RS232 通信线发送至天线底座控制器,由天线底座控制器控制天线进行扫描并在扫描 范围内确定AGC最大值对应的对星天线角度,若该对星天线角度与当前天线角 度相同,则当前天线角度下天线获取的卫星信号为最大值,无需调整天线角度; 若该对星天线角度与当前天线角度不同,则天线底座控制器控制天线由当前天 线角度调整至对星天线角度。
进一步的,车内终端控制器包括:LCD显示屏、按键、电源模块、终端主控 板、信标机及状态灯;
LCD显示屏,用于显示天线角度、天线故障部位信息;
按键,用于一键控制天线收发、天线对星,手动控制天线对星;其中一键 控制天线对星,即发出对星启动信号至终端主控板;
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车内终端控制器供电;
终端主控板,接收天线角度和天线故障部位信息并于LCD显示屏上显示, 并接收按键的对星启动信号,发出天线调整对星角度的对星指令,该对星指令 通过RS232通信线发送至天线底座控制器;
信标机,用于进行信号转换;
状态灯,用于提示天线是否正在报警。
进一步的,天线底座控制器包括:
方位驱动器,驱动天线方位角运动及获得天线方位角;
俯仰驱动器驱动天线俯仰角运动及获得天线俯仰角;
极化驱动器,驱动天线极化角运动及获得天线极化角;
底座主控板,根据车内终端控制器的对星指令控制底座调整天线对星角度;
罗盘,对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进行补偿,获得天线实际角度;
双GPS定位定向仪,获得天线经纬度及天线航向角;
限位开关,防止天线运动超限;
其中,罗盘与双GPS定位定向仪协同工作,完成对星。
进一步的,在有遮挡的情况下,天线对星的步骤包括:
步骤1,利用罗盘对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进行补偿后获得天线相对大地的实 际角度;
步骤2,根据双GPS定位定向仪的天线经纬度计算天线对星的方位角、俯 仰角、极化角的理论值;
步骤3,底座主控板控制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极化驱动器分别驱动天 线方位轴、俯仰轴、极化轴运动至步骤2计算的理论值对应的角度;
步骤4,天线进行粗性扫描,获得第一次大于信标阈值的天线方位角和俯仰 角;在该第一次获得的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附近进行精扫描,获得最终大于信 标阈值的天线方位和俯仰角,根据最终大于信标阈值的天线方位和俯仰角获得 天线相对于大地的对星角度,天线停止扫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1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制作方法
- 下一篇:RFID阅读器智能平面阵列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