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三维视频应急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6241.4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盖绍聪;王立;郑静;王廷亮;高陈强;徐川;何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H04N13/0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旋翼 无人机 三维 视频 应急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三 维视频应急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日益增加,同时, 各类自然灾害也在频繁发生。这些突发事件,往往给社会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威胁。为了应对上述突发事件,需要将现场情况准确地 传达给指挥人员。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实现现场工作人员和指挥中心 之间的语音通信。只是简单的语音通信完全不能实现对应急现场的完整复 现,不能满足指挥中心对应急现场的任务部署,这样对应急救灾行动的实施 产生了极大的障碍。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应急通信系统,不仅可以使指挥人 员“听得清”,还能做到“看得见”。
在应急人员未达到应急现场时间段内,对应急现场环境进行勘测是后期 救灾行动实施的关键所在。无人机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无人机搭载摄像头成 为现场勘测的主流方式。常见的无人机通常分为固定翼、直升机和多旋翼。 在10年之前,固定翼和直升机类型的无人机无论在航拍还是航模运动领域, 基本上占有绝对主流的地位,但是随着航拍要求的提高,固定翼、直升机类 型的无人机在航拍过程中暴漏出了很多先天的不足,比如操控性能不足、灵 活性不够等等。而多旋翼无人机在搭载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时,显出了独有 的优势。多旋翼无人机是具有多个旋翼的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 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多旋翼无人机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灵活性高, 极大地降低了航拍的难度和成本。对于应急通信系统采用多旋翼无人机作为 摄像头搭载平台凸显了独有的优势。
用传统的技术对图像的采集往往得到的图像效果都是二维的平面效果, 二维图像在对应急现场还原时,只是一个平面展示。指挥人员根据得到的二 维图像很难还原真实的应急现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技术中指挥人员根据 得到的二维图像无法还原真实的应急现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三维视频应急通信系统,包括无人机系统模 块、公安无线数据链路专网模块,以及后台指挥系统模块;
所述无人机系统模块,用于采集应急现场的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公安无 线数据链路专网模块;
所述公安无线数据链路专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应急现场的图像,并发 送至所述后台指挥系统模块;
所述后台指挥系统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公安无线数据链路专网模块发送 的所述应急现场的图像,并建立所述应急现场的三维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系统模块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应急现场的图像;
视频数据压缩编解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应急现场的图像进行压缩编码;
控制指令编解码模块,用于解析后台指挥系统下达的指令,并将指令转 换成图像采集模块能够识别的指令编码;
数据传输系统模块,用于传输压缩编码后的所述应急现场的图像;
无人机基础模块,用于搭载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视频数据压缩编解 码模块、所述控制指令编解码模块,以及所述数据传输系统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公安无线数据链路专网模块包括:
警用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用于接收传输压缩编码后的所述应急现场的 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后台指挥系统模块;
340M无线图传系统,用于接收传输压缩编码后的所述应急现场的图像 并发送至所述后台指挥系统模块;
3G/4G图像传输系统,用于接收传输压缩编码后的所述应急现场的图像 并发送至所述后台指挥系统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后台指挥系统模块包括事件现场实景三维建模辅助系 统。
进一步的,所述事件现场实景三维建模辅助系统包括:
处理分析系统,用于对所述应急现场的图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 果进行应急现场的三维建模;
存储系统,用于存储所述应急现场的三维模型;
管理调用系统,用于调用所述存储系统的三维建模数据,并根据所述应 急现场的三维建模数据发出控制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媒体数据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检校瞄线发生器